《马路学》宏观角度解析塞车与经济学
2010年05月21日 09:58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5月20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塞车是近年我们中国各大城市的共同日常生活经验,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曾饱遭塞车之苦。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对于塞车的认识,对于塞车理由的解释,其实都是有局限的。因为我们总是从一个很个别的、具体的困在车阵之中的,一个驾驶者或者乘客的角度来理解这么庞大的一个车流,堵在一起的情况。

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从上而下,或者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个塞车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塞车的真实面目,跟我们日常生活所理解的,可能非常不一样。我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这本,很多人都觉得非常精彩的书,《马路学》作者TOM  VANDERBILT,汤姆·范德比尔特。他是一个美国非常有名的撰述记者。在《连线杂志》上面,常常容易看到他的文章。那这本书也有个大陆中文版,叫《开车经济学》,出版社是北京的中信出版社。

昨天我跟大家讲到,里面谈到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我们开车人的心理。今天我们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从物理的或者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塞车是怎么形成的,这里面就提到一个很多交通工程师,说到关于流量的问题的一个物理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我们可以用,大家有没有装米,倒过米用那个例子来说明就很清楚。比如说你要把一桶米倒进另一个桶,或者你把一些米缸的米倒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你可能会用个漏斗对不对?这时候你把那些米倒进这个漏斗,让这个漏斗的嘴巴把这些米慢慢的排进你现在要装的那个容器里面,有两种方法你来选择一下,看哪种方法能够最快的让这些米装满下面那个兜子。

一种方法是一股脑的把米缸的米都倒进这个漏斗,另一种方法是一把一把慢慢的让这些米粒,通过这个漏斗的嘴巴,进入下头那个米缸,你觉得哪一种会比较快呢?我们也许会以为一把米这么塞进去这会很快,但事实不然。凡是装过米的人都有经验,都知道,真正最佳的方法其实是让这些米粒,慢慢的看起来很慢的,顺利的流畅的通过这个漏斗,这个情况其实就跟我们开车,塞车的情况差不多。

比如说这里面就有位学者提到,米粒进入漏斗的速度,一旦超过漏斗出口的流溢容量的时候,整个系统的密度变得越来越高,这些米粒之间就越来越常接触,于是会产生什么?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就是越来越多的米粒相互摩擦,摩擦力增加了,挡住了大家,最后整个漏斗墙壁的摩擦力,跟这些米粒的摩擦力撞在一起,就全塞住了。

这个现象听起来很耳熟吗?这就像是公路上的车辆,当交通瓶颈越变越窄的时候,要通过这些瓶颈的车流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你每次只倾倒一些米粒或者移动一些车辆,能够在这些颗粒之间保持更多的空间,减少它们互动的几率,这样子流动的速度反而就加快了。所以这就牵涉到一个人类交通活动里面,一个必然的现象,这个现象偏偏跟我们日常生活,我们的一些本能反应是相违背的。这个是什么呢?就是说有时候在塞车的情况下,你车开的越慢,最后这个流速反而会越快。

通过一些瓶颈地带,大家越能够互相礼让,不要抢,它会流通的更快,为什么呢?当大家一抢过去那个车道的时候,这就像一堆米通过一个狭窄的漏斗,这个摩擦力就使得他们塞在那里了。当然我们汽车不是真的撞在一块会有摩擦力,但汽车彼此行间的空间之间,就会有一种类似物理学上面的那种现象发生,然后我们还可以把塞车形容为一种震荡。怎么样的震荡呢?比如说这里面讲到,在队形紧密的车潮里面,假如最前面有车子开始减慢速度甚至于停车,它就会引发一股向后传递的震波,导致后方的车辆一架一架跟着减速或者停车。

这股震波的时速约达20公里,也就是它会散布到20公里远。就理论上来讲,只要车流密度够高,它就可以不受距离限制的继续往后运动,于是塞车就只是因为前面一部车,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可以形成了。然后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解释一个现象,有时候我们在路上堵车,你看不到前面,你就在那边很愤怒的在想,为什么莫名其妙会堵起来呢?这前面是怎么回事?然后我们就以为说,大概前面交通事故。然后你看马路上有时候指示牌,说前方有交通事故。

可是当这个车又慢慢的,当你走到原来的事故点,比如说现场看到有人清理好,你就会觉得很奇怪,有时候这些地方已经清理好,你看不出来有撞车的痕迹,但是一到那个地方,大家都偏偏驶慢了。为什么呢?这个事故现场已经被清理了,为什么大家到了现场还是顿一顿呢?这是为什么呢?这并不是因为有人八卦,想看一看这个地方发生什么事儿,因为那个现场清理好了,原因就刚才我们讲的,震波有关。

比如说这里面就讲到,驾驶人就像水分子一样,当桶里面的水位不断上升的时候,车潮也开始涌向我们,我们也会把车子开到里面去,或者更精确的说,我们会把车开回过去。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我们慢慢的,堵到了震波的发源地的时候,原先触发这道震波的事件,可能早已成为过去,假如该地曾经发生车祸,现场也应该早就清理完毕。可是即使交通事故已经排除了,车潮仍然持续好一阵子,这就像一个桶,这个水,你即使底下挖了一个洞,让它渗水,但水也不会马上一下全部漏光。它会一滴一滴的流出去。

传到你身上的震波,就是前方驾驶人在过去做出的,比如他换了一个车道,减慢了一下动作,这些简单的动作产生了余震。所以这些变换车道的车辆,减慢速度的车辆,改变而且消耗了后面所有车道的容量,导致后方的车辆必须减低车速,也导致了,也空释了一个旧车道的容量,加快了这条车道的车速,所以这就是用震波来看,我们就能够解释很多莫名其妙的塞车的出现。但是这里面最复杂的,我们还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塞车的理由。就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你开了条新路,它反而会比过去更堵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一个数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模型,这个数学家叫做戴崔克布列斯,他发明了定律,就说明这种现象,那这个现象是要有很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说明。但简单的讲,它跟我们人的心理有关,他说明的就是潜在需求。比如说像北京,我们大家都说北京单双号限行之后,应该交通好一点,但结果未必如此,为什么呢?因为可能有些人他有双号车,他平常觉得堵他不开车,但是他知道今天单号车不能走,只能让他走,他就很快乐的把车子开出来。也就是平常有些不开车的人,这时候都出来开车了,这就诱发了你的需求。同样的开新马路,也会让一些原来不开车的人,把车子开出来。

《开卷八分钟》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梁文道【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赵佶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