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梁文道介绍ArthurF.Wright的《中国历史中的佛教》这本言简意赅,已经成为现代汉学史上的经典著作的小书。虽然篇幅小,但是讲整个中国历史上,佛教怎么样移入,慢慢的被接受,最后成为本土化的东西。这个过程里面,他讲的远远不只是佛教本身,还在讲整个中国文明跟中国思想的某些独特的地方。
梁文道(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中国在过去百多年来接受了西朝的洗礼,就是说整个中国的传统沦丧、整个中国原来的文化体质被彻底改变了等等,可是别忘记中国历史上,我们不是只有这一次是受到中国以外的其它文明的这么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还有一次,那一次是什么,当然是佛教的移入了,说到佛教的移入中国,这个对中国的改变,怎么样强调它的影响都不算太过分,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非常有趣的小书,这个书虽然小,但是言简意赅,已经成为现代汉学史上的经典著作。
它篇幅这么小,但是我觉得它讲出的很多道理是后来很多页数倍于它十几倍的著作都还在强调的,就是这本了,《中国历史中的佛教》,这位作者叫做芮沃寿,ArthurF.Wright,ArthurF.Wright是谁呢?是美国汉学的奠基人,就跟费正清一起创立了美国的汉学里面的哈佛的学派。那么这是一本老书了,已经出版在大概50、60年前的一个老书,但是今天看仍然觉得它很有意思,因为这本书是个导论式的书,讲整个中国历史上,佛教怎么样移入,慢慢的被接受,最后成为本土化的东西。这个过程里面,他讲的远远不只是佛教本身,还在讲整个中国文明跟中国思想的某些独特的地方。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要处理这个课题难度有多大,偏偏他还只用了几十页。
这个难度怎么大呢?他里面就讲到,他说我们要了解,没有语言的差异比中国和印度之间更大了,汉语是非曲折的,是语标的,而且在书写形式上很大程度是单音节的,就是我们一个字是一个音,对不对。而印度语言不一样,高度曲折、有字母、多音节,就像现在那些英文,这些印欧语言一样。然后汉语是没有系统的语法的,而印度语言,尤其是梵语有高规则、高度精致的语法系统,当我们转向文学模式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人喜欢简洁,求相似的类比的那种隐喻,喜欢具体的形象。而印度文学往往是散漫的,比喻夸张的,充满了抽象,那么然后再说到对于个体的态度,大家也都是截然相反,中国人很少会把一个人的人格解析为各个构成部分的倾向,而印度只有高度发展的心理分析科学喜欢把人的心理、性格分解成不同的部分,细密的学术性的去分析它。
然后大家对于什么叫时间、空间的想法,也都很不一样,中国人倾向于认为时空两者都是有限的,生命周期、世代或者甚至纪元来计算时间。印度人认为时空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很多中国人觉得印度没历史,就因为他们一讲历史就是什么几万年前,宇宙洪荒就来这个,很抽、很宏大。
两个传统最关键的分歧在于他们的社会跟政治价值观,中国人讲究的是家族主义跟特殊主义的伦理,而大臣佛教呢,教导的是种朴实伦理,教导的是家庭之外解脱的教育,比如说教人出家。你就光拿这点来讲,佛教叫人出家,那么对于那么重视家庭的传承的价值的中国人来讲,你怎么受得了呢?由此可见,佛教居然能够来到中国,居然能够住下来,这是个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现在回头看这一段历史,就有助于了解我们今天面对的情况。
好,我们首先先讲讲看,中国原来自己有一套什么东西,那当然是儒学了,这里面我们就看到ArthurF.Wright,他的一些,用短短的一段写出很精彩的话的一个特色,比如说他就讲到,汉代的儒学的观念体系,可以说是当年的一些新的氏族精英阶层要合理化一个新的帝国秩序。
因为这个秩序,有些东西是过去汉代以前的东西是没有,比如说有世袭的君王制,这个世袭的一种新的帝王制度是古代三代没有的,春秋战国也没有的。那么这时候过去的传统思想观念,包括儒家都没办法解释它是怎么回事儿,所以这个时候的儒家就变得喜欢吸收阴阳五行其它各派的学问,就是为了要创建一个完整的宇宙观、世界观、社会观,来解释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个什么样的中国。
然后ArthurF.Wright他说,我不相信汉代儒学可以像传统那样子,被人简化为一种像是为权利系统合理化的一个意识形态,就算它是这样,它也是严肃协调努力,致力于理解系统的安排人类有关宇宙,人类行为,文化以及作为其历史的过往文化的知识。可是我们要注意,在这样的汉帝国,当它后来开始崩溃,开始衰微的时候,秩序紊乱的时候,原来要解释这套秩序的儒家道统的意识形态,也就受到冲击了。
然后当时出现了什么替代品吗?没有,我们知道所谓魏晋玄学,这个玄学是道家里面发展出来的东西,它是个士大夫之间的清谈,它不涉及一个对社会,对世界给出合理解释的这么一个价值体系,那么于是,佛教在这时候就可以乘虚而入,发扬光大了。
可是佛教进来,还是必须利用中国原有的资源,所以就出现很奇妙的一些翻译了。比如说这里面讲到,在佛教一开始是用了很多道家的术语来翻译它,因为当事人常常把这个佛道并称,比如说佛教讲的搭马就是法,那么当时常被人用道来翻译。然后道家称呼神仙的术语真人,则用来翻译佛教名词的完全的觉悟者。无为则用来翻译佛教表示最终解脱的术语,涅磐。甚至有些还是从儒家借过来,比如说梵语里面讲道德规范的词呢,然后在儒家就用了孝顺来翻译它。
更妙的是,佛教原来有些思想特色,在这个翻译过程里面不见了,比如说佛教原来是比较讲究男女平等的,这里面就比如说,丈夫赡养妻子,然后妻子安慰丈夫这些经典里面的句子,就被中文翻译成什么呢?丈夫控制妻子,妻子违禁丈夫。而印度人很喜欢讲说对菩萨表示爱跟尊敬,什么亲吻、拥抱,这些东西在我们看来也都太不合理了,就把它也通通去掉了,这就是所谓的隔译运动,这是用很多中国传统的观念跟范畴去对比佛经的东西,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所以你可以说是佛教进入中国,但是它也被中国改变了。
《开卷八分钟》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点击收看《开卷八分钟》更多节目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孔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