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赛金花”靠枕边魅力救国护民?
2009年05月28日 16:44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5月27日《开卷八分钟》文字实录:

梁文道:大家应该都听过“名妓赛金花”的故事对不对?话说这个赛金花,当年在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的时候,她勾引上了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那么她跟瓦德西好上之后,结果就借着自己枕边的魅力,就向瓦德西说了不少话,挽救了不少老百姓的性命,算是在床上救了国家一把。

那么有一回我跟张鸣教授聊天,他跟我说这完全是个瞎编的段子,赛金花根本从来没见过瓦德西,或许见过就是路边看到这个统帅过来,哎呀,就低下头非常的害怕。其实赛金花只是跟一些下级的士兵鬼混过,如此而已。

那为什么这么样的一个妓女,照中国人过去的角度看来,一个妓女跑去跟老外,尤其是入侵的老外搞在一块,那简直就是不行的,对不对?为什么后来把她说成是个民族英雄呢?我们今天继续讲这本张鸣的《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里面就有一篇讲赛金花的故事。他说赛金花为什么在文人的笔下,最后把她编成简直是个舍身取义、救国护民的“当代伟人”呢?

而且其实这故事出来的时候,当时主角赛金花还活着,但是她知情识趣的顺水推舟,从来没有否认过这些种种的谣传。所以这里头就说,张鸣教授就认为,其实编纂这些故事的男人的心态很有意思。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有时候动不动就说“红颜祸水”,明明是自己把国家给弄亡了,但是就要把责任推到女人身上。到了这时候明明自己该要救国、报国了,但是做不到什么,于是还是把责任推到女人身上。哎呀,我们救不了国了,还是赛金花你来吧,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无论你同不同意他这个说法,但起码做这点历史考据的工作,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当年的事实,又或者有时候有一些事实,我们过去传说是真的,但是问题是我们理解角度有问题,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叫唐绍仪,这我们广东人的骄傲。当年曾经在袁世凯当总统的时候,当过国家内阁总理,他是广东中山人。关于他最有名的美谈是什么呢?他是个很有理想、很有文化的一个人,放过羊嘛。但是在袁世凯底下当内阁总理就受不了袁世凯的独裁官场的黑暗,于是辞职,后来返家。

老了的时候,他在中山居然被任命出来当什么?中山县的县长,他当县长当的非常过瘾,而且到了现在我还听到很多中山人跟我说,怎么样好呢?就说他不到四年功夫里头修马路、建医院,把自己家的花园拿出来、捐出来,改建成给大家的城市花园对市民开放。然后很多人后来就传说,你看,这样的官,这样的政治人物才是好政治人物。一个当过国家总理的人,居然到了老来的时候,当县长,还是当得那么有滋有味的,对不对?

张鸣教授就不客气的指出来,实际上唐绍仪晚年一直在家乡做乡绅,做乡绅原来就该做这些事,按照老一辈人的讲法。他当县长对他来讲,只不过是更有办法去做好这个乡绅该做的一个本分,他只是在做事,或者比较方便的做事,算不上是做官。他说那个年代很多退休回家的士大夫,总得要为乡下干点好事,否则算不上士大夫,所以这就是张鸣的一个特殊的解读。

同时张鸣写这些历史的短文,我觉得肯定以他写时评的方法来讲,写惯时评的人,他肯定有时候是意有所指的。比如说这里头就讲到,清朝的时候有一些地方官要调任了,从这个地方调到另一个地方,老百姓跟地方的商人会送一个东西,送什么呢?叫万民伞。什么叫万民伞?送把雨伞给他,送雨伞什么意思呢?就表示这个官真是父母官,好官,平常一打伞就遮蔽我们万民了,保护着我们,护佑着我们。所以这时候这个官要走的时候,送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这话一说完,你大概就懂了,这肯定就会搞出以前的形象工程,就是很多官走的时候,就会动员下面给他送一些万民伞,越多越好,以壮行色,这其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里头就说到1917年的时候,当时有个叫李督军。这个李督军当时也是要调官,跑到别的地方去,从江西调到江苏。那么走的时候,江西的绅商,一如前清十节送万民伞、发电报挽留舍不得他走,沿大街安排送别,说您别走,您官当的太好。还推举一个老绅士叫做“卧辙代表”,什么叫卧辙代表?就是他这个车要过的时候,要躺在前面这个路上挡着他,不让他走。然后张教授说,这一些我们现在还有没有呢?这当然就没有,这都是万恶旧社会才有的事情。

那么张鸣这本书里面,我觉得最好玩的是有一篇叫做“瞄准射击”。“瞄准射击”讲的是什么呢?他说,火枪或者现在的枪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士兵来讲一直有个莫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瞄准。比如说这里头就说到,当年淮军,就是李鸿章治下的淮军,接受洋枪队全部装备,也接受了洋操的训练,连英语的口令都听的懂,听的很熟。但是就是不能瞄准,怎么个不能瞄准呢?他说当时有个英国军官来访问,在他眼里头这些淮军士兵不知道怎么搞的,枪管拿起来对着前面射,他的头、他的眼,居然是望着别的方向看的,而且不是一个是这样,是全部都这样,这到底怎么射呢?你说是不是。

然后后来到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人也有一个观察,就是中国军人很奇怪,拿起枪是怎么样?他们每仗大家都是很英勇,他们也英勇,就是争先恐后跑上来放枪,一发接一发,子弹打完了,也就是中国军队该撤退的时候了。那么所以当年放枪不瞄准的毛病,到了甲午战争仍然如此。

再后来又出了一件事,这什么事?就是“张勋复辟”,大家知道张勋复辟的时候,段祺瑞“马场誓师”,两边就在北京城干起来了。这时候有一个英国的《泰晤士报》的记者,也是当时北京政府的顾问目睹这场战争。他说,当时这两边人对着他房子的附近打,两边的中间隔了道墙,打的半天,这个墙上面居然一弹都没有,为什么?大伙的子弹全往天上射,他说当时北京没有一只鸟能够横跨天空是安全的。

他后来他建议中国军队应该恢复使用弓箭,这样可以少浪费不少钱,而且还能对叛乱者造成真正的威胁,更可怕的是1920年“直皖大战”,这些军阀混战,用了20多万兵力,打完之后只伤亡200余人,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军队打到军阀时期,还不懂得瞄准。这些段子听起来很可笑,再想一想难道不悲哀吗?

开卷八分钟》凤凰卫视中文台

首播:周一至周五17:05—17:15

重播:周二至周六02:50—03:00,11:30—11:4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