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八分钟:我这一代香港人
2007年07月09日 10:39 】 【打印共有评论0

今天要介绍的这一本书,是陈冠中先生的《我这一代香港人》。作者是香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在70年代末的时候,创办了一本杂志《号外杂志》,《号外杂志》是两岸三地的一本讲时尚、生活、城市文化潮流的杂志。同时虽然又搞电视,又搞电影,又搞这样的杂志,好象很潮流化,很主流。可是同时他也是两岸三地里面,第一个写书去讨论新马克思文学主义批评的人。是个多面手。现在定居北京,基本上就是以写作为生,写作度日,他也不需要靠这个为生了。这本书呢,是这几年在香港非常轰动的书,看这本书,特别是里面其中一篇最长的文章,叫做《我这一代香港人》,你能够解开很多谜题。就是为什么我们过去总觉得香港是个很好的地方。

陈冠中讲的那一代人被认为是缔造了香港奇迹的那一代人,但他是这一代里面唯一一个,或者是,是第一个公开站出来,指责他们这一代人的过错,认为他们这一代人需要反省的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

“香港的好与坏,我们都要付上绝大的责任”

他说,我们这批婴儿潮时代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运气好到什么地步。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聪明,而是因为有个历史的大环境在后面成就着我们,香港是最早进入二战后建立的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个地区。在日本之后,就轮到我们了,比台湾早,台湾还搞了阵进口替代,我们一进就进去了。转口贸易,轻工业、加工、代工,享尽二战后常繁荣周期的先进者的便宜。另外,当时大陆的锁国政策也为我们带来意外的好处,可是与此同时,大陆却没有停止以低廉货物,如副食品供给香港,这一切加起来,换来香港当时的优势,我这批人却开始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多灵活,多有才华了,我们不管哪个行业都是很快就学会了,赚到了,认为自己了不起了,又转去做更赚钱的人。这一代是名副其实的香港人,成功所在,也是我们现在问题所在,香港的好与坏,我们都要付上绝大的责任。

“香港效率”的再思考

他说讲讲工作伦理,我们这批人知道,从小知道,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优化的回报。而回报的量化在学校是分数,在社会是钱,这成了我们的习性。他举了一个故事很好玩,他说有一次在香港拍电影,一个美国电影公司来拍电影。那么找香港的道具师说要做一张桌子,但他们一直不做,直到开拍前一天才做,后来发现那个桌子呢,表面上看还是不错。但仔细一看,桌子后面是没油漆的,而且一碰就塌。这个道具,美国来的道具师就很奇怪,你们香港这帮人,怎么不早点把它弄好,还弄成这个样。香港道具师怎么答呢?我们的理由就是不用那么早弄好,我们这桌子能拍出来,你又不拍背面,看不到就行了。这就是所谓香港的机灵,香港的灵活,香港的节省跟香港的效率。

到了后来,香港人当然想要更赚钱,更快赚钱的方法,炒股,炒楼。于是呢,当时香港又形成一个,他形容叫做“天仙局”。很独特的“天仙局”。一个大骗局,怎么样的骗局呢?就是当时政府因为中英谈判的关系,要紧缩土地的供应,于是这个地价就很贵,那么七大垄断性的地产商呢,又买了,这就更贵,整个社会就疯狂地看着这个楼市、股市上升,大家觉得这是永远不会垮下来的。我们已经突破了经济学的常规了,香港以后就会这样走下去,而在这样大潮流底下,应该是人人繁荣,人人发财的。每个人是凭自己的本事去发财的。香港人相信这一点,就是很独我的,很个人的意识形态。

这本书呢,里面当然还有很多别的很好的文章,但是我觉得陈冠中呢,非常正确指出一点,香港的这一代人,造就了香港的繁荣。尽管不是全靠他们自己的本事,但是同时,他们也缔造了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对香港的成长并不是太有利。

击进入开卷八分钟节目博客

点击进入节目表查看节目播出时间

点击进入凤凰卫视频道查看更多节目详情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