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黄埔恩仇录:陈赓李默庵第四次“反围剿”挥戈相见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陈赓和李默庵当年从湖南一同辗转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两个人同行同乡同窗,在刻苦的学习当中,在并肩的战斗里建立起了兄弟手足般的情谊。一个让蒋介石爱恨交织,一个令周恩来爱之深,恨之切,两个人因为各

蒋介石率大军围剿红军 陈赓李默庵挥戈相见

1932年6月,蒋介石亲自指挥50万大军,对共产党的红色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这可谓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场黄埔精英大搏杀。国民党方面,蒋介石亲自挂帅,派出了胡宗南、李默庵、汤恩伯等全黄埔精英的最佳阵容,与之对阵的鄂豫皖红四方面军也不简单,徐向前、陈赓、蔡申熙等也都是黄埔一期生,其中李默庵和陈赓这对一同离开家乡,一同考上黄埔,又关系密切的同学,作为各自战阵的主力前锋,终于在战场上挥戈相见了。

徐小岩(徐向前之子):这一仗实际上打的黄安冯寿二这一仗打得很艰苦的,第四次反围剿,当时蒋介石的当时定的就是说先把这个洪湖苏区和鄂豫皖的“共匪”给剿灭了,然后再反过头来消灭江西的中央苏区。所以第四次围剿的时候,应该讲国民党的嫡系部队几个主要的,陈继承什么,好几个嫡系部队全部都压在了这个地方了,那仗打得很苦。

解说:1931年至1932年间,在鄂豫皖扎下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通过针对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的几次战役,共歼灭敌军6万余人,逐渐占据了局势的上风。同时也使鄂豫皖根据地的面积扩大为四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50多万。

王晓华:因蒋介石忙于什么呢?忙于军阀混战,当时也顾不上,红军就借着这个机会发展起来了。

解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以大别山为中心,最盛时期在周围20余县建立了革命政权,红军的总兵力也达到了4.5万人,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王晓华:这个地方呢,它是在武汉和南京之间,它能够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所以蒋介石围剿主要就是两块,一个是江西的红军,一个就是大别山,就是围剿第四方面军的。

曾庆榴:这个根据地就没有像朱德、毛泽东这样有名的人物,贺龙这种人物去发动,全是一批黄埔的学生去发动组织起来的。现在据一些人初步调查,在鄂豫皖根据地里头的红军将领里头,有80多人是黄埔的学生。

解说:然而当时在鄂豫皖苏区主持工作,时任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并兼军师委员会主席的张国焘认为,围剿的格局已经根本打破,要以胜利的余威,采取主动进攻的路线,挥师东进,围攻麻城。

王晓华:他要求打黄麻,黄麻离武汉就更近了,陈赓他们当时就认为打黄麻是不合适的,一个是天也太热,武汉那个地方也的人热,你打黄麻,打不好部队一个受很大损失,另外体力上消耗也很大。但是张国焘不懂军事就瞎指挥,你必须去给我打黄麻。

解说:围困麻城的战斗到8月初,战况并不顺利,红军并没有能按作战计划攻下麻城,国民党军队从7月下旬开始在外围试探前进,此时见红军主力还深陷麻城,一个长驱直入根据地腹地的计划于是浮上水面。8月,蒋介石命各纵队发起总攻,李默庵率第10师快速从西线极速突进,一时间战云密布,麻城和黄安相比,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王晓华: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张国焘一看就急了,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解说:张国焘急令进攻麻城的部队放弃计划,向西回撤,“保卫根据地”,陈赓率领红军第12师最先出发。

王晓华:陈赓他们这个部队已经打黄麻很辛苦了,又没打下来,接到命令以后,一天一夜跑了大概有一百多里,就赶回来,迎面就撞上他那小老弟了。就撞上当时被他一手拉到车上的李默庵,这两个人碰到一块,各为主义,各为其主,不要命地打起来了。

解说:在战场上这样相遇,陈赓和李默庵同时都产生了一种踏实的感觉,该来的它总会来,这场等待已久的较量终于开始了。应说这样的遭遇战李默庵的心情要更复杂一些,毕竟陈赓是将自己带出家乡的老大哥,没有他,自己也许就留在湖南默默无闻了。现在造化弄人,两人各为其主,成为你死我活的敌人,不过,李默庵也十分想将陈赓擒于马下,以此向蒋介石证明自己才是他最优秀的学生,他命令部队迅速抢占制高点。

王晓华:李默庵他想我不管怎么样,我一开始在黄埔的时候参加过共产党的,后来听蒋介石的话以后跟了国民党了,跟了国民党以后,做了第10师的师长,这个位置已经很高了,像他手底下的旅长、团长,也有他的一期的学生,也有他的同班的同学,他认为蒋介石高看他了,所以他无论如何要表现自己。

解说:8月12日,双方先头部队分别进入冯寿二附近地区,迎头遭遇,随即展开激烈的遭遇战。红军后续部队听见远处激烈的枪炮声,就像听见了进军的号角,不断加紧赶奔前线增援,先来一个营便投入一个营,先来一个团就投入一个团,尽最大努力阻击国军,国军的部队也在源源不断地增援当中。一场遭遇战已然扩大为一场攻坚战,阵地的争夺更趋于白热化。

王晓华:徐向前自己回忆录当中说,徐向前的一生打过无数仗,他说在鄂豫皖这一仗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打得昏天黑地的。

解说:依靠先头部队的顽强阻击,红军的后续部队终于能够部署支援到位,此时国军阵地的各个方向也都纷纷响起枪声,卫立煌、李默庵、以为已经被红军包围,立刻收拢部队向后撤退,红军也因敌情不明,以防后路被抄,并没有继续追击。

王晓华:但是呢由于天黑,红军呢和国民党军互不摸底,他如果知道司令部里人不多,他一鼓作气就把它拿下来了,他一看对方打的也是特别顽强,这边呢天又快黑了,损失也很大,最后就撤围了。当时李默庵跟卫立煌就说,我都捏了一把冷汗,如果我当了俘虏,他说我不要紧,反正对面那是我大哥,他会饶我一命的,他说你卫老总那就麻烦了,当时两个还有这么一段轻松的对话。就是仗打完了以后想想后怕,有这么一番对话。

解说:在鄂豫皖根据地的战役中,陈赓及苏区红军顽强抵抗,给李默庵的进袭部队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但自身也伤亡惨重。1949年,李默庵和程潜、陈明仁举行了长沙起义,后出走香港隐姓埋名,先定居在阿根廷,后又定居美国。

1981年,在离开故土30年后,李默庵终于回来了,此时他的老大哥陈赓将军以作古二十年。1984年初,李默庵在美国与黄埔同学侯镜如、宋希濂等联名发起成立了“黄埔军校同学及亲属促进中国统一筹备委员会”,发表《台湾与祖国必须统一》的声明。

陈晓楠:这个黄埔走出的陈赓在近40年的军事斗争生涯里,征战的足迹几乎遍布了中国军队到过的所有战场。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援越战争,援朝战争,与国民党军,侵华日军,侵越法军,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激烈作战数百次,战绩卓著。这在20世纪世界各国的将帅当中是属于十分罕见的,中共中央称之为“卓越的军事天才”。在1955年的解放军授衔授勋仪式上,陈赓获授大将军衔,而他的黄埔同窗李默庵在通电长沙起义之后,再也没有继续他的军事之路,在海外过起了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晚年的李默庵落叶归根,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而奔波尽力。尽管曾经分道扬镳,这对恩怨纠缠的黄埔兄弟也算是在国家大义之前殊途同归了。

感谢各位收看本期的《凤凰大视野》,明天同一时间请您继续关注黄埔人的恩怨情仇。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责任编辑:江山]

标签:黄埔 李默 陈赓

人参与 评论
2014-06-24凤凰大视野 渡尽劫波:黄埔同学恩仇录(二)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6/24/2171a432-bfa7-49b1-b899-1765a6c0a957.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