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沙俄笼络李鸿章 清廷批准签署《中俄密约》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沙俄为扩张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财政大臣维特的关于西伯利亚铁路穿过中国东北地区直达海参崴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沙皇的批准。1895年6月3日,李鸿章以“钦差头等大臣”的头衔赴俄签订《中俄密约》。这一条

核心提示:沙俄为扩张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财政大臣维特的关于西伯利亚铁路穿过中国东北地区直达海参崴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沙皇的批准。1895年6月3日,李鸿章以“钦差头等大臣”的头衔赴俄签订《中俄密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使沙皇俄国不仅骗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过境铁路的特权,并为日后侵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

凤凰卫视3月17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李鸿章作为特使访沙俄 国内境遇冰火两重天

陈晓楠:1896年,一股中国旋风席卷欧美一位七十三岁高龄的老人,历时190天遍访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八个国家,横跨三大洋行程九万多里。所到只处受到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的热烈的欢迎,他经历了晚清四十年几乎所有的大事件,被人称为是晚清第一重臣。他就是李鸿章,当年在怎样的世界格局之下大清派他出洋,清廷又达到了何种目的呢?在此过程当中李鸿章有什么样的细微见闻,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个人企图呢!今天起我们将会重访旧地,用十集的体量来为您播出《思变1896》李鸿章欧美八国行,记录那特定的时代巨变之下,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转折。

解说:天津李鸿章在这里度过了,二十五年坐镇北洋,主理晚清外交事务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政治生涯。虽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驻京被写进条约,但几乎所有的外交谈判都在天津举行,也是在这里李鸿章经受了使他从权力的巅峰,跌落下来的中日甲午战争之痛。1895年2月17日威海陷落,李鸿章一手打造的北洋舰队一蹶不振。

中国特使李鸿章于今日下午一点半,抵达圣彼得堡,海军上将总参谋部上校等官员专程从敖德萨将特使迎回。乌赫托姆斯基公爵更是前往埃及及塞得港迎接他,尽管今天雷电交加特使经过的街道上,还是聚集了大批围观的人。

1896年3月10日,李鸿章作为庆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的中国特使,从天津出发然后放洋国外,4月30日,来到圣彼得堡,在这里他受到了沙俄最隆重的接待。出发之前他在中国的遭遇也是冰火两重天。既被朝廷投闲散置于北京,国人皆曰可杀。终日感怀世态炎凉,又在天津戈登堂接受中外人士的宴请,热情欢送。

清政府甲午战败 李鸿章成签订无耻条约罪臣

甲午战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朝去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个条约带给李鸿章的是左脸颊骨里的一颗子弹,和一个卖国贼的骂名。

这里原来是贤良寺现在改建成了校尉小学,私人会所等各种建筑,贤良寺曾经是清朝很多外省重臣进京时的住处,李鸿章每次到北京都住在这里。从日本回国后,李鸿章就成了甲午战败和签订无耻条约的最大的罪臣,被免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位。投闲京师,李鸿章仍旧借助在贤良寺,每天除了批阅一些公文就是看书、练字、散步和发牢骚。

苑书义(河北师范大学历史学文化学院教授):他当时呢在北京,他有一个幕僚叫吴永,他跟吴永谈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是这样,我干了一辈子事练兵啊!办海军啊!都是纸糊的老虎,外强中干一触即溃了。他把这清朝比作一个破房子,把自己比作是一个裱糊匠,他说这个裱糊匠只能修葺而不能改造这个破屋,所以当这个破屋的真面目露出来以后啊!不从这个破屋本身来追究责任,相反呢把这个责任推到裱糊匠,这很不公平。

解说:189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准备在5月举行加冕典礼,各国均要派特使庆贺,清朝也不例外准备派布政使王之春出访俄国,却被俄国拒绝了。理由是以王之春位望未隆,与各国遣使相形难于接待。

沙俄欲借地修路 邀请李鸿章出席沙皇加冕礼

苑书义:您知道沙皇俄国的国会是双头鹰,一边向西看一边向东看,向东实际上也就是要拓展它的土地等,各种各样的利益。当时俄国正在修西伯利亚大铁路,这个铁路呢已经修到了外贝加尔湖,那么这个铁路的走向问题呢,当时在沙俄的内部进行了讨论,维特提出了一种意见,就是穿越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威,第一路程短这个投入的资金要少,第二更主要的是可以通过铁路,可以把俄国的势力伸进到东三省去。

谢世诚(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沙皇俄国到了十九世纪的末期的时候,它也是危机重重,它同时也陷入了和英、日这类争霸的这种漩涡,因此它进一步向远东来扩展它的势力,这是它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部署,而拓展势力那就是要解决交通问题。

苑书义:正好这个时候,尼古拉二世要加冕,所以俄国就想立即加冕的这个机会,邀请中国的大员到俄国去谈判,争取能够达到自己的借地修路的目的了。

解说:维特在回忆录里说,那时登位不久的尼古拉皇帝正急于在远东扩张俄国的势力,他并没有详尽的征服计划,他只是被一种夺取远东土地的贪欲迷住了心窍。

苑书义:对俄国拉说呢,它认为这个王之春如果要去了的话很难通过王之春,来达到借地修路的这样一个目的。因此它指名道姓地要李鸿章去。

谢世诚:因为李鸿章搞洋务,在当时国际上面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声誉。他还是比较按照若干游戏规则,也就是近代的国际关系的一些原则来办事的。

翁飞(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员):那但是王之春带这个信息,非常重要,那么就引起了朝野对这方面的一番密谋。谈密结外援之事。

谢世诚:因为刚刚结束的甲午中日战争一开始按照日本的要求,不仅是要割掉台湾和澎湖列岛,还要割掉辽东半岛。沙俄出面,联合法国、德国进行了三国干涉还辽,把辽东半岛归还了中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就行了一种气氛,仇日亲俄的气氛。

解说:根据俄国的建议清朝改派李鸿章,为特派头等出使大臣,之后又为他增加了两个任务,一是访问并考察德、法、英、美等国,递交国书巩固邦交。二是与各国外交部商讨增加清朝进口关税的问题。

苑书义:本来这个管谁的税则的制定,应该是一个国家的主权,但是中国已经丧失了制定关税的权利。

解说:久居散地的李鸿章接到通知后先是以路途遥远,自己年老体弱怕有伤国体为借口,推辞了一番。当朝廷再次降旨肯定他的时候他立刻上书谢恩,同时还得以地对亲信说,我办外洋交涉数十年不敢畏外人如何仰望,但各国朝野也总算知道中国有我这样一人。

1896年3月5日,李鸿章从北京回到天津,五天后他将开始前无古人的环球旅行。他用一句诗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肖烨]

标签:李鸿章 沙俄 密约

人参与 评论
2014-03-17凤凰大视野 思变1896——晚清外交与天津(一):柳暗花明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3/17/4b9bb121-0dbf-447b-808b-4b735ce7b6b1.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