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条件艰苦 为对付虱子只能裸睡
2010年09月08日 10:41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因为我是东北人,小的时候在农村,知道那个不洗澡,身上长虱子那个滋味,说这怎么办呢?晚上大家想主意,说干脆就脱光吧,身上一点东西都不留,一丝不挂,然后用皮带把这个衣服卷起来挂在房顶上,早上起来之后互相打扫身上,打扫干净然后再穿衣服,不知道这招起作用了,还是那个时候没虱子了,反正我们这一路上倒是没招上虱子。

三线学兵奔赴工地 雄壮歌声化为沉默

解说:在全国各地工人奔赴三线的同时,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西北展开。1970年为了襄渝铁路迅速上马,陕西段部署了铁路兵3个师,民工40万日夜施工,此外又从陕西境内抽调25000多名69届、70届初中毕业生进行补充,这个学生团体被称为三线学兵。

王增苏(三线学兵):我们基本是两个班一个车,由部分军代表带领,我们就唱着歌高高兴兴地上了车了。

解说:王增苏是三线学兵中的第一批成员,他们奔赴的主要是襄渝铁路的安康段,对于当时只有十六七岁的他们来说,出发时的情绪是无限的兴奋和激昂。

王增苏: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杨光第(三线建设者):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同志们呀,迈开大步,朝前走啊,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王增苏:我大约行车走了十几公里,就进了南山以后,走了十几公里,我就开始晕车了,我这个晕车的事儿,我也不知道是身体原因还是什么原因,反正是一直晕到宁强,晕到宁强下车没五分钟就好了。

解说:出发时的雄壮歌声逐渐被沉默代替,尽管他们以军队的编制来进行自我约束,可实际上他们仍然只是一批来自城市的孩子,十六七岁的年纪,还不曾见过这么高大的山,这么遥远的路。

王增苏:为了减轻重量 三线学兵以馒头换鱼

王增苏:第一批全部在18号那天,就在安康,就19号开会,开大会以后就分配到说,你是哪个连的,你是哪个连的,就怎么个走法,这就会上已经就宣布了,还有同学表决心,而我们都是带着一点简单的行李,带了一点干粮,红军不怕远征难那种书包,我们就沿着汉江就是走所谓的羊肠小道吧。

我们就按班排,就沿着路走下去,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的山路,虽然说汉江顺着汉江走路,相对不是要爬山,但是总是在那儿起伏,因为汉江总是拐弯嘛,来回的去,顺着这儿走的话,它总是有起伏的,这样的话,走走就嫌累了,累得不得了,有人呢,就干脆就在路边睡一觉起来再走。

解说:时光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可如今已经57岁的王增苏仍旧对往事历历在目,在哪里停留,从何处上岸,一直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在年少轻狂的年纪,还有什么比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更吸引人呢。

王增苏:很多同学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要备干粮,这个干粮反正从家里拿来的,吃着吃着就觉得肚子饱了,中午吃了再剩那么三两个馒头,扔了不要了,这时候我们就看见一个小孩,不知道从汉江洄水弯那里边找了半条鱼,这条鱼怎么死的不知道,这半条鱼都有二十多斤。

我们看着那个小孩旁边有个同学就把馒头就给那小孩了,实际上他不是可怜小孩,是因为他背着这个馒头太沉,就把这个馒头,你要馒头不,这小孩都惊呆了那个表情,这个一给,旁边不想背的都给,那个小孩当时就搜集了一书包馒头,高兴的把这鱼你们拿走吧,连馒头他都懒得背,他还要鱼呢,什么不要不要,你拿回去吧。

建设者回忆三线场景 称被当地荒凉所震惊

解说:用馒头换鱼的故事令王增苏津津乐道,尽管这只是为了减轻负重,年轻人耍下的一个滑头,可这才是少年人的本性,道路艰难,前方何处,他们并不知情,实际上所有奔赴三线的人都做好了最为艰苦的思想准备,或者最为美好的人生打算,可是他们仍然被最后的目的地所震惊,21岁的李桂秀就是如此,回忆起她第一次来到攀枝花的情景,她用了荒凉这个词。

李桂秀:我以为哪个地方都要比我们这个地方要好的多,结果到了云南赶水城,他们说那里正好在赶集,下面有少数民族,我也顾不得自己头昏,又吐,大家都不下车,我说你们能不能等我一下,我下去看一看,结果一下去就跟我想像的不一样,

那些人脏兮兮的,穿那个衣裳很长长的,那个鸡蛋,拿那些稻草拴起卖,我就感到很奇怪,我看一下,我说我一分钟都不想待,我就赶快又回到车上,我想我到渡口市,再买一点水果吧,我就想到时候下车,结果后来到了以后,我就没想到那里是渡口市,下来没到两分钟又叫上车,那些男同志他们都背的背包,我们就在车没下来。

我想,后来过来以后我讲怎么还没到渡口市啊,结果我们那领导就讲,你刚才没到吗,不是过了嘛,我讲那个地方什么都没有,怎么是渡口市啊,怎么能称一个市啊,我就很不可思议,知道吧。他们又这样说,那时候就讲,那么说你就不想来喽,你思想就有这个因素在里面,你就看着这个地方荒凉不想来喽,后来我就不敢吱声了,就忍着。

龙锦波(三线建设者):长江流水长又长,波浪滚滚向远方,高山悬崖挡不住,冲出三峡到海洋。江山浓雾满四方,乌云滚滚埋长江。

三线用品三件套:《毛泽东语录》、《毛泽东选集》、木箱子

陈晓楠:如此规模庞大的人口迁徙,想来呢,原本应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一切却变得是那么的简单。在我们节目的拍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在三线人当年的行李当中,有三样东西堪称标配。

一个是《毛泽东语录》,这是当年的必备手册,万万少不得的,第二就是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这个一般是工厂领导,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用来赠送的礼物,第三件才是跟生活有关的物件,就是一个木头箱子。前者用来在精神上武装人,后者才是实实在在用来搬家的,物质尽管贫乏,可是精神却并不萎靡,由东向西,由北往南,一代人的青春就此上路。

李宗培(三线建设者):当时发了一个这么宽,有这么高,一个木头箱子,当时这五面都是木头,上面有一个三分之一的地方也钉上木头,这是三分之二的地方嵌了一块进去,就等于这地方是一个壁扣在上面,当时每个人都有一个。

木箱子成为三线生活的标志 三线建设者珍藏一生

解说:这支箱子的主人叫王大保,当年27岁的王大保从辽宁来到了四川参加三线建设,一个东北人,就此在四川的崇山峻岭之间扎下根来,直到今天。

王大保:当时大小六件,你看一对箱子,结婚时用的一对箱子,一对箱座子,这四件吧,还有一个缸,就是积菜用的缸,这是五件,还有一个炕桌,东北用的炕桌,就六件,六个家具,剩下啥也没有了。

记者:那个东西怎么拿过来的?也是邮过来的?

王大保:邮过来的,都是邮过来的,现在还有呢,我现在箱座子没了,箱座子已经散架子了,我那对箱子和那个缸现在我还用着呢。

解说:一个箱子,不远千里进行邮寄,并且使用超过四十年而不愿更换,所谓敝帚自珍,形容的也许正是这种情感,而这样的故事在当时比比皆是。

三线建设者:当年买自行车如同今天买汽车

解说:胡先明是当时三线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研究生,因此他可以享受到当时工人的顶级工人,每个月62元。1971年,26岁的他从无锡迁往四川锦江参加三线建设,与他同行的除了那支箱子,还有一辆在当时堪称稀有的自行车。

胡先明(线建设者):那时候要买一个车也不容易,我的工资是62块钱,买一个车120块钱,按道理两个月的工资就够了,但我这两个月的工资,我要养家糊口啊,所以要存一段时间。

存了以后,你并不是有了钱,你就能买得着的,很紧缺,说的不好听,跟那现在有些人买汽车一样困难,那时候有一辆自行车,就相当于现在买一辆汽车一样,牛啊。

胡先明:买了自行车我从苏州骑回无锡

解说: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已很难理解胡先明的话,一辆自行车如何能相当于一辆汽车呢,然而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一辆自行车也是来之不易。

胡先明:到了锦江厂的话,我看地图,它那个地方是交通很不方便,要去赶个集,买菜这些,都需要走五六里路远,所以有个自行车的话,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解说:在那个年代,几乎一切物资的供应都需要票证,这是当年购买凤凰自行车的购车票,没有它,即使有钱也买不到车,有些师傅告诉我,就是说苏州最近来了一批凤凰自行车,它不要票可以买得着,所以我们就利用礼拜天,约了一个我们也是支内的一个同事,我跟他两个人一道先到苏州。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吴芮泽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