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诗人梁宗岱研制绿素酊获习仲勋支持
2009年10月26日 17:28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2009年10月24日《风范大国民》节目:率性求真 梁宗岱

马鼎盛:著名翻译家、诗人梁宗岱极富传奇色彩。他是中国最早翻译法国象征主义的诗人。莎士比亚、歌德、里尔克、瓦雷里等世界大文豪的作品能在中国风行,梁宗岱有功劳有苦劳。

马鼎盛:梁宗岱少年得意。他读中学时就扬名《东方杂志》、《学生杂志》和《小说月报》;16岁时便博得“南国诗人”称誉;17岁时被郑振铎、茅盾邀请加入“文学研究会”;在游学欧洲期间,他以法文在著名的《欧罗巴》、《欧洲评论》等杂志上发表诗文,又将王维、陶渊明等中国古代诗人诗文译出发表,罗曼·罗兰大为欣赏;他和法国大诗人保罗·瓦雷里交往密切。梁宗岱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部收进由众多译家注入心血的《莎士比亚全集》,被余光中誉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最佳翻译”。梁宗岱1957年译完《浮士德》,可是郭沫若有译本在前,没出版社敢出第二本。在“文革”中,译稿《浮士德》、《蒙田试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被焚,一代才子几乎被“坑”。1983年,梁宗岱翻译的歌德《浮士德》,虽然只有半部面世,已被海外学者认为是最优秀的……梁宗岱28岁回国,即担任北京大学法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以后陆续在南开、复旦、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任教,教学著译,终生不渝。

解说:1924年梁宗岱赴欧洲留学,先后在日内瓦大学、巴黎大学、伯林大学、海德堡大学就读,时长七年之久。留学期间他结识了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并与诗人保罗瓦雷里成为挚友。梁宗岱游学欧洲各大著名学府,却未攻取任何学位,就是受瓦雷里求学要务实、不慕虚名的建议影响。求学期间梁宗岱十分注意吸收西方文学的精华,努力探索诗歌翻译的手法和技巧。他认为翻译就等于两颗心灵“遥隔着世纪和国界的携手合作”。

陈希(中山大学副教授):在法国,第一个梁宗岱用法文来写了很多的诗歌,在法国的《欧罗巴》等杂志上面发表,另外他在法国翻译介绍了陶潜等中国很多诗人的诗,王维陶潜这些诗人的诗,这些诗人的诗在法国还出版,罗曼·罗兰还亲自为梁宗岱题词,瓦雷里还亲自为梁宗岱的《陶潜诗选》作序,通过梁宗岱,罗曼罗兰和瓦雷里就倾听了我们中国文化的这种神秘和灵动,也是通过罗曼罗兰和瓦雷里,梁宗岱学习了西方现代诗歌、现代文学的精髓,我们很多学者可能把西方文化来翻译介绍到中国,也有一些学者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西方,但是很少有人像梁宗岱这样,他实际上是一个双重的哥伦布,在中国现代史上是很少的。

解说:契合理论在西方被认为是带来了近代美学的福音,因为它突破了以往的西方古典美学里把美感限定在视觉和听觉,而打通了嗅觉、味觉等等,把人的心灵和外在的世界融合。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论里很早就把听觉嗅觉、味觉、视觉等等打通,梁宗岱用中国的古典美学来阐发西方的现代契合理论,并把它介绍到中国。

陈希:我们现在一般认为契合论也就是通感说是钱钟书的首创,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钱钟书是1962年才在《文学评论》上面发表《通感论》这篇论文的,但是在1930年代,梁宗岱就最早的阐发了西方的象征主义的契合理论,而且梁宗岱谈到契合理论的时候,他还用了中国古典的诗学理论来结合来阐发西方的契合理论,那么在这点上梁宗岱实际上是比钱钟书要早接近三十多年的历史。

马鼎盛:孔孟之徒多数手无搏鸡之力,梁宗岱却是6尺壮汉。他平生追求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欧洲人文主义者倡导的美好理想。一次他应邀参加重要校务会议,却在会议前临时去几十里外的村子。大家以为他一定迟到,结果他不但提前回校,还背来一头奶羊,是在村里买的。

下一页:梁宗岱忍无可忍一脚将红卫兵踢出一丈开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