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业绩支撑的高管高薪岂能自说自话
2009年03月03日 09:51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刘芳] [财经正前方] [华尔街] [高管高薪]

美国是不受道德约束的

解说:随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对华尔街的限薪令,金融企业高管最高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但这一次限薪令仅限于接受和即将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金融高管们。

国世平:我觉得是个姿态型的,也就是说政府拿这么多钱,是向公民一个交代的问题,我们叫政治作秀,但是奥巴马这么做,给人家一个警示,你金融机构无限的高薪会产生非常多的问题,一个公司里过多的追求利润的时候,不考虑你的安全性,那么对整个社会会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奥巴马这么做也提醒人们要思考这个问题,未来对美国的法律也要开始对它进行限制,防止第二次出现由于过度泛滥的金融创新,导致美国金融海啸。

解说:就在美国国会和民众的一片谴责声中,华尔街银行业的高管们集体于2月12日接受了国会的质询。国会议员们表达了对金融主管的强烈不满,认为这些高管们在花掉了美国政府1760亿美元援助资金后,美国羸弱的经济形势却没有明显改善。

解说:在质询过程中,有位议员要求在场的银行高管们就美国宽松的贷款标准向美国民众道歉,结果只有一位银行高管表示歉意。美国银行CEO刘易斯在听证会上说,“我们并没有犯错,我们仍在放贷,我们放贷并不只是因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国世平:因为他们觉得没有违规,因为美国的一个法律问题,美国是不受道德约束的。就是个道德的问题,因为他没有违规,因为各种法律没有说,因为你亏损导致要减薪,他没有,法律是没有这么规定的,因为没有哪个高管敢签这个协议,公司的亏损,比如说我买股票,你能保证能赚钱,我不敢做,因为这个谁也不敢签,万一赔了怎么办?所以说为什么在委托我代理的时候,我只能签我盈利,但是亏损,我不负责,我只负盈,我不负亏,因为金融机构高风险,谁都不敢做的。

解说:事实上,美国业内并没有对奥巴马的限薪方案寄予厚望。历史上,美国政府曾尝试数次限薪,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上世纪70年代的高通胀时期,尼克松就曾限制过所有雇员的薪酬,结果却是薪资的全面上涨。原因之一在于,尼克松的限薪方案没有禁止为升职者加薪,于是企业纷纷为员工升职,工资也就自然水涨船高。1993年,美国国会对CEO的所得税抵减规定了100万美元的上限,结果,却又催生了巨额股票期权、丰厚的养老金、惊人的离职金以及奢侈的额外福利,而且高管的配偶和子女也都享受这些福利。

刘芳:看来尼克松时代的美国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赚钱的一套逻辑。在大仲马的名著《三剑客》中,有个经典笑话:达达尼奥让随从普朗歇想办法弄点酒来。普朗歇先问酒老板拿了两瓶白葡萄酒,然后换成了两瓶红葡萄酒拿着就大摇大摆地走了。酒老板追出来要钱,普朗歇说:“我这红葡萄酒是白葡萄酒换的。”“可你白葡萄酒也没付钱。”酒老板愤愤地说。“但我没买白葡萄酒啊!”显然,白葡萄酒换红葡萄酒是十足的狡辩,但有人说,中国部分的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披露制度逻辑似乎如出一辙。年收入过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不在少数,这些高管往往处于垄断或半垄断行业,有些还是国企,企业做的好,高管分红当然无可厚非,但有些企业市值不断下跌,这就让老百姓对于某些高管的天价薪酬实在有些看不懂。

刘芳:在中国,高管连年暴涨的身价也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2007年,8家在A股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中,高管年薪都在百万元以上。严重的分配不公和国企高管薪酬畸高问题,在中国多年悬而未解,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制定企业高管薪酬的系统设计。即便是针对国企负责人,薪酬规定也存在着模糊地带。而对数量范围比国企多得多的上市股份制企业,更没有任何约束。这样的情况中国和美国其实完全一样,大股东和中小股东权利不对等,高管该拿多少钱,也就成了几个大股东自说自话。

解说:如果说国泰君安的“高薪门”是一面镜子,镜中反映出来的则是长期以来对国有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的质疑之声。有家上市银行2003年每股加权平均收益下降27%,高管人员的薪酬总额却增加了72%。在2006年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中,其中8家A股上市的银行高管年薪都在百万元以上。而根据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统计,149家央企高管的平均年薪为54.92万,而16家金融企业高管平均年薪为1497.3万。

下一页:公有制和国有制的死结——产权关系不明晰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