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中受众心理的把握
2006年10月24日 10:05 《青年记者》 】 【打印共有评论0

对新闻记者来说,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

重视采访的“首次效应”

“首次效应”即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对记者来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近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并能与其进行深入采访,这其中“首次效应”的运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1998年举行的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著名的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的出名就是因为在“两会”上被朱基总理点名回答提问,而她能引起朱基的注意就是因为她穿了一件红色的鲜艳衣服。随后,在第二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女记者就受吴小莉的启发,而纷纷穿起了红色的衣服,但效果却不能和吴小莉相提并论了。

而对大多数的记者来说,“首次效应”更多地应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素质来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好感和认同,这里面既有礼仪、举止和语言等外在素质的得当运用,更重要的则在于记者本身的学识、思想以及提问的技巧和深度等等。

《文汇报》的一名年轻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化学工程师,第一个问题是:“请问,您怎么把一种催化剂的效能从5倍提高到30倍的?而国外这种催化剂的效能只有17倍。”问题一下子把工程师带进兴奋状态,视记者为“知己”,采访自然不难完成。

不卑不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原经济日报总编辑张飚曾有一首词形象地展示了记者的职业特点:“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握茧手,握纤手,握绵手;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人道是,名也有,利也有,官也有,伐恶效狮吼,逢善魂相就,图一个天地无垢心无垢!”

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的采访对象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三教九流,名门望族,政客明星,高官平民皆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曾说过,采访中的“平视”就是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你要给他压下去,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给他扶一下。

对待平民百姓的采访,记者需要把握的是消除普通人的紧张心理和在镜头前、话筒前的不自觉的掩饰和作秀心理,尽量使普通人回复自然和平静,以一种真实的面貌对待采访。对普通人的采访,记者有时候不能开门见山说采访,而需要借助于聊天、喝茶甚至抽烟等方式迂回一下,在普通人坦诚以待的情况下开始真正的采访。

选择合适的采访场合

选择合适的采访场合,也至关重要。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认为:“假如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讲台约见政治家,在栏圈里约见野牛骑土。这样如果没有恰当的话可供引用,你至少也可以从他所在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主题。首要的是,要避免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人。”

新闻采访是一个面对面的现场采访,这样采访的地点和时间,以及进行采访时周围的环境等因素也就变得格外重要,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被采访者的心理,甚至导致采访的成败。

2003年非典时期,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交警却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而且经常性地上夜班。当时,交警部门准备安排在会议室采访这位老交警,但最终笔者还是选在老交警正常上岗值勤的时候进行采访。当时夜里凌晨1点多钟,天正下着大雨,笔者冒着大雨赶到的时候,立刻投入到采访中,和老交警一起站在雨里交谈。这样,老交警被记者的敬业精神所打动,所说的一切也都很有真情实感。采访到最后,笔者浑身都被雨淋湿了。但这一次的采访效果却是最佳的。

要善于在“多对一”的采访中显现自己

“多对一”的采访,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专家论坛间的自由提问等,一般时间非常紧迫,而提问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这个时候记者一是要善于抢机会,二是要运用自己的各种优势,比如说语言、外表、手势乃至与活动的组织者提前沟通等,争取提问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多对一”的采访中,记者还需要面对另外一个压力,在众多媒体的采访中,记者是代表所属媒体的唯一形象,如何让自己的提问得到大家的认同 :既能让被采访者正面回答,又能让自己的同行感觉到提问得很精彩,还没有浪费机会?提问的问题设计需要格外地下功夫。否则,如果记者的提问非常没有水平或者比较糟糕,很容易引起现场的嘘声一片,甚至会引起被采访者对记者和其所属媒体的形象产生不好的评价。

(作者单位:青岛财经日报;济南时报)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初小燕 赵治国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