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的魅力在哪里?
2006年10月13日 15:28 光明观察 】 【打印共有评论0

-兼谈新时期的人才观

提起凤凰电视台的“有报天天读”,越来越受观众的欢迎,大家已经看上瘾了。很多女士更是兴奋不已,说成了她们的心中偶像,大家最怕读报人杨锦麟先生出差,什么博士、教授、漂亮女士代替他都觉得很悲凉。说明杨先生和他的节目,深得大家的好评,大家已经离不开他了。不可想象如何度过因杨先生不在而“天天无报读”的日子。

为什么杨锦麟先生这么受电视观众的欢迎呢,有人百思不得其解,人事部门更是费解。正好想起那一年,他自己自我解嘲说,感谢大家还愿意看,我这个英语说得很臭,长相也不帅,普通话不太标准,有时还念出白字的主持人。人们因他虚心改正自己而更敬重他。

群众就是喜欢这种活生生的“自己人”,大家都觉得他是他们周围中的你、我、他,工人们觉得他像工人,农民觉得他像农民,士兵觉得他像士兵,教师们觉得他更像他们中的杨老师。他发自内心深处、且有生活基础的语言艺术,正是来自于社会实践、基层生活的声音和符号,是温和的亲和力、活生生的感召力和强磁般的吸引力,不会使人打瞌睡。

想起上一世纪70年代解放军沈阳部队、福建部队经常到东北农村招收文艺兵,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省广播电台也到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招收播音员,各电影制片厂也这样。工人、农民、知识青年、普通教师、技术员、解放军普通战士中涌现出很多作家、画家、播音员、电影和话剧演员等文艺工作者。他们的作品来自火热的现实生活,老百姓喜闻乐见,给全社会带来了话题、快乐和幸福。

后来,人事工作也步入正规,什么都讲究业内规矩、正规、规范,层层强调有关规定、程序和手续,使大家望而兴叹,实际上设置了很多人为门槛,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挡在门外,这对国家和人民是巨大损失。就像诺贝尔得主们说的那样,在他们儿时对科学十分痴迷,后来既设置学科,又频繁考试,把孩子们的情趣和梦想都给破灭了。

我们在讲有关规定和规范的同时,能不能也通过这种人事工作的改革,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启用人才。最好有人人能自荐、谁都可以推荐别人的简易平台,不附加任何条件、门槛,如人才博客,谁都可以报名、展示和考察,也省去烦琐的申报、审核与考试手续、程序,以最简捷的方式,让每个有志、有才者有机会展现自己和报效祖国。

有一位大学资深校长说,我们按上级意图和有关规定,认认真真地通过申报、审核、考试、面试、考察的“竞争上岗”,录用了一个“二百五”,就是说录用了经过层层考察而“完美无缺”的英俊、年轻、高学历、高考分、能说会道,善于交际,却没有实际能力,不求真务实、爱做表面文章和投机取巧的人。群众开玩笑说,这些考试“专业户”考10次,就能考上10次。

实际上,很多岗位和工作,与性别、种族、学位、长相、胖瘦、年龄都没有太多的关系,甚至过于讲究职业标准、专业和诸多要求反而不利,有丰富职业生涯和资历,跨学科学习和实践的经历,有多元文化知识与技能背景,更容易胜任任何工作。营造这样的氛围,才能人才辈出、人尽其才。

紧紧把住行规(潜规则)、规范、程序、手续不放,往往扼杀多数人才,与不拘一格发现和用好人才的中华文明是背道而驰的。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李水山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