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隐士”金正日的神秘生活
2009年02月18日 13:1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卢琛] [朝鲜] [今日看世界] [金正日] [国际关系]

美国助理国务卿:我们坐上了车,他的轿车走在长长的车队前面,我们在这个体育场下车,车子在体育场里停下时,里面一片漆黑,停车场里没有别的车,没有人走动,鸦雀无声,针掉下来都听得见,我们往体育场里走,突然之间所有的灯都亮了,喊声四起,25万北韩人在齐声欢呼,一切同时出现。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来特:我们走了进去,我们都在体育场里,20至25万人在热烈的欢呼着。

美国助理国务卿:他们都站着高举着手,高声欢呼着他们的恩人金正日,这个场面老实说,我们觉得很雄伟。

美国驻朝鲜前特使:受到这样的欢呼,对某些人的灵魂是有作用的,当年斯大林的苏联就是这样的。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来特:我得说连我都着迷了,学生们怎么用那闪光的纸卡,在那么大的体育场显示出各种标语口号,每个动作都准备无误,他们还显示各种农村景象,接着又很熟练的用纸卡,显示火箭上天的场景,显然那就是大浦洞导弹了。

解说:在美国国务卿奥而不赖特访问朝鲜的告别晚会上他对金正日说,我将随时接你的电话,金正日马上回应说,请给我您的电子邮箱地址吧,金正日的这样一个回应和请求具有特殊的外交意义,当时是2000年之初,朝鲜只有很少的电脑或者说计算机,也根本没有移动电话网络,但那段时间也许是这十几年来平壤和华盛顿关系最和缓的时候,毕竟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希望自己统治的国家永远被处于被孤立隔绝的状态,金正日希望朝鲜能从这个电子邮件开始,逐渐地走向世界,而逐渐地被国际社会所接纳。

卢琛:美国《时代周刊》将金正日称为东北亚地缘政治中的核心人物,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朝鲜忽然打开了国门,接连和一些西方国家建交或复交。2000年6月13日,金正日在平壤同韩国总统金大中举行了历史性会晤。2003年10月底,金正日又迎来了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金正日向世人展示其政治智慧、外交手腕,这时候,西方政治家们猛然发现,如此决策迅速大胆、姿态柔软,布局细微,真实的金正日远非他们的想象。下节回来,让我们回看60年的中朝关系和与金正日命运纠结的朝核风云。

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远古以来,居住在大陆和半岛的先民就有许多来往和联系。而在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后,朝鲜更是与中国建立邦交关系的最早国家之一。朝鲜半岛在1950年爆发韩战时,尽管当时中国还是个贫穷的国家,却义无反顾的派出人民志愿军全力协助朝鲜对抗美国,接着,中国还与朝鲜签订《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此中朝两国在政治和经济等各个领域,维持着兄弟般的友好关系。

解说: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七万五千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1950年10月1日,美韩军队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根据朝鲜的请求,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这场战争使中国和朝鲜从此结下了鲜血凝成的友谊,但这场战争也让中国军人付出惨重代价,在阵亡的军人当中,就包括了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儿子。

在此后的岁月里,中朝之间的友谊从未间断。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承认和相互隔绝的历史。中韩建交后,中朝关系一度冷却,出现了一段平淡时期。

专家: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关系中呢,一直是十分友好的,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友好的邻国,那么九十年代初,由于冷战结束,那么中韩建交,对中朝关系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当然了我想呢,这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呢,跟中朝两国本身国内政局的变化,国内政策的趋向,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中朝关系的这种冷淡,这种中朝关系的这种冷淡,这种挫折,并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所以呢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中朝两国的领导人,很快从新调整了彼此的对外政策,

解说:2000年,金正日在时隔17年后第一次访华,2001年1月,他到访上海,期间他考察了浦东经济开发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留下了深刻印象,激起了好奇心。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金正日在朝鲜加快了改革速度。2001年1月金正日从上海回到平壤后,朝鲜立即提出“新思考”概念,宣布从7月1日起上调物价、工资和汇率,取消配给制,引进扩大经营自主权的市场体制。2004年放弃集体农场务农原则,引进以家庭为单位的务农制。中国之行,对金正日的启发之大,由此可窥一斑。2006年1月底金正日先后到访上海、湖北、广东、北京等地。再次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经济考察。外界相信,金正日访华意义深远,朝鲜将展开一场“中国式”的经济改革。

卢琛:外界常以奇异的目光审视朝鲜这个神秘国度:金日成广场上领袖无上的权威,检阅仪式上整齐划一的步伐,街头百姓色彩单一式样简朴的装束,国民胸前标志性的领袖像章……在世界发生剧变的同时,朝鲜也正悄然发生变化,市场经济已经在干涩的土地上小心翼翼地萌芽,改革的潮流亦开始撞击封闭已久的朝鲜大门。

解说:然而朝核问题一直困扰着朝鲜的发展和生存。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为使朝核问题和平解决,中国政府积极斡旋,于2003年4月促成有朝鲜、中国、美国参加的朝核问题三方会谈。同年8月,中国又促成有中国、朝鲜、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参加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截至2008年6月,六方会谈已进行到第六轮。会谈促成了朝鲜正式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核计划申报书。美国白宫在确认朝鲜提交核清单的同时宣布,美国将部分解除对朝鲜的贸易制裁。朝鲜随后炸毁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冷却塔。10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宣布,由于美朝在朝鲜核设施验证问题上达成协议,美国决定将朝鲜从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然而朝核危机,在金正日眼里,还没有到最后谢幕的时刻。

专家:我们知道金正日委员长呢,就是在应对国际问题,特别是国际冲突问题上呢,一贯惯于使用边缘战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危机战略,那么这个往往就是通过挑起某种危机,或者某种争端,甚至使这种争端升级,升级到与战争只有一步之遥,也就是到达一个临界点,这样一个恩状态,这样引起国际上相关国家的关注跟介入,那么在这样的危机管理的博弈中,朝鲜善于谋求自身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那么这个朝鲜最近推行的一系列对韩国的这种,就是朝鲜最近就是在政治上,主要是在政治上,在舆论上,不断地,最近在不断地抨击韩国,甚至故意地恶化朝鲜半岛的南北的紧张局势,在某种程度上,应该也看成是金正日委员长所实施的边缘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一个重要的表现,那么这种边缘战略的这个实施呢有一个临界点,如果越过临界点就会爆发战争,我们看到第一次朝核危机到第二次朝核危机,朝鲜的领导人在危机发生演变,控制过程中,其实是体现了一个比较高超的政治智慧,

卢琛:在历史的巨浪中,朝鲜的前途取决于能否找到21世纪朝鲜先进化的道路。在过去,我们大多看到的是金正日视察部队的新闻照片,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照片,显示出金正日开始频繁的视察经济建设单位,外电认为,金正日是考虑到美国的政权交替等对外局势变化,为“实现经济复兴创造转机”。同时朝鲜提出了将要实现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目标。种种迹象表明,没有人知道下一次危机将在何时发生,也没人能预料朝鲜的明天将会怎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已经缓缓启动经济革新的国家需要的是长久的和平。这也许就是金正日最终需要实现的国家目标。

《今日看世界》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星期一 21:50-22:27

重播:星期二 03:40-4:25,15:15-15:5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 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 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