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莉:麻生就任日本首相之后,日本报纸《产经新闻》转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认为,麻生需要“平等对待邻国,放弃国粹主义,遵循现实主义”。内政外交的这一切现实因素,促使麻生在成为首相之后行为上发生转变。他不再“大嘴”,自嘲是“失言癖”,暗示以后将会注意在公开场合的言论。此外,麻生任日本外相之后曾公开表示,“为了大局,他将不去参拜靖国神社”;2007年麻生的著作《无以限量的日本》出版,麻生在书中表示,他“为中国崛起而高兴”。有分析认为,麻生的内外政策也会走稳健路线,短期内不会推翻福田内阁的既定政策。去年,福田首相的访华迎春之旅,与中国签订了战略互惠关系条约。在中日关系的发展问题上,麻生又将如何作为?
解说:就任首相后,麻生太郎10月2日表示,将延续前首相村山富市关于二战问题的立场。前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8月15日就日本侵略亚洲邻国问题发表正式谈话,对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麻生10月2日在国会接受质询时说:“村山富市的谈话是日本政府对过去战争的认识。我的内阁也将沿袭这一立场。”如何看待偏右翼背景的麻生上台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中国的民众也有着各自的看法。
吴小莉:2008年是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3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邓小平访日30周年。这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日贸易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评论认为,未来30年,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方向是明确的,那就是按照已经达成的4个文件的精神,建立和平与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着力通过战略互惠实现这个目标。2008年也是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年,而今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的“暖春之旅”、7月的“8+5”对话会,一年之中两次访日没有先例。日本方面,福田首相在去年年末迎春之旅,今年又出席了奥运会的开幕式,秋天麻生又在北京出席亚欧峰会,也是一年之内两次领导人访华。另外去年中国舰艇访日,今年日舰访华,中日在防务方面的合作也有了进展。这一切都是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契机。
解说:中日关系的发展契机虽然良好,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日美同盟涉台问题、领土争议问题都还有待解决。另一方面,刘江永认为两国民众之间缺乏了解渠道,印象分不高,也是需要两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刘江永:应该说人的思想的问题、想法的问题不是很容易就改变的。日本一些人对中国没有好印象,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过程中,他制造一些国际间的矛盾,使得迎合了日本的民族主义的情绪,这样的话他机器了外界的批评,但是在日本国内是得分的。因为外部一批评,他在国内就显得对外不屈不挠,好像能够有一种很强硬的态势,日本的事你们管不着,老百姓有民族主义情绪的,就会迎合这种情绪,就形成了为了选举、为了政治选票,为了民意支持率,在外部制造紧张。所以这就是一个很不明智的举动。他虽然下台了,但是日本民间的一些人脑子里仍然有这种印象,就认为你们中国、韩国动不动就谴责日本这个历史问题,历史都过去了还老说我们干嘛呀,所以对中国韩国没有好感。有些人确实是这样想的。
我们所斗争的对象不是日本的国民、不是日本的整体,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一种倾向,对它做斗争,也不要认为日本跟中国两个国家二虎必有一争,只要中国强大了日本衰退了,中日两国的关系必然紧张,这个看法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为什么呢?安倍上来中国就没发展了吗?中国照样发展。难道福田康夫上台中国就不发展了吗?中国照样发展。日本经济也还是比较低迷,中日关系怎么就开始转暖了?就暖春了呢?没有别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日本的政治右倾化受到抑制。所以我们对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我觉得比对一个人上台对他本人的认识更为重要。反过来可以讲中国应该怎么办,就是说你日本的领导人做错了,我要求你改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日本领导改正了,我不老揪住不放。既然他改正了,福田康夫上台没有再参拜靖国神社,态度也很好,我们就不再提这件事情了,这是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吴小莉:日本政坛自小泉之后,首相安倍和福田分别在各自执政满一年的时候辞职下台。在痼疾未得解决的情况下,麻生能否为自民党力挽狂澜,目前无法断言。但是,麻生的情况又有别于安倍和福田。安倍的辞职,除了长期体力透支,健康成了问题之外,同时也是因为执政党在参议院的选举遭遇惨败而负有责任。福田康夫,则是一个并不恋权的政治人物,又因为七七十多岁年事已高,当面对民主党的小泽一郎这个难缠的人物,他也选择了辞职,把选举的重担留给了麻生。肩负着替自民党趟地雷阵这一艰难任务的麻生,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赢得众议院选举,他将会面对日本有史以来最短命内阁的命运。日本的政局未来会如何变化?我们将持续关注。
精彩往期:
《小莉看世界》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星期一 21:50-22:27
重播:星期二 15:15-15:5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 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 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