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未来航天梦 7年后中美联手?
2008年10月07日 11:50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小莉看世界] [吴小莉] [神七] [航天]

神七升空,中国航天又一次“跨越式”发展。“神七”之后,中国航天还会为全球华人带来哪些惊喜?本期的《小莉看世界》带您走近“神七”幕后的航天少帅,揭秘中国航天的未来之梦。

吴小莉:2008年既是中国历经天灾人祸的一年,也是收获成就的一年。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则是中国又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事实上,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突破和进步,都能看得到这个国家不断前进的足迹。几代航天人辛勤的汗水,不仅铸就了中国航天的腾飞,也同时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的大国雄心。从神一到神七,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建立在技术实力和国力强盛的背景之下。神舟系列的发射,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崛起。“神七”的太空之旅,也是中国人浪漫,诗意,圆满的心灵之旅。“神七”的成功发射,不免让外界的焦点,迅速的转移到“神七”背后的科研团队身上。“神七”囊括了数万名各尖端领域的专家学者,但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一项高科技工程,“六零后”的航天少帅们挑起了大梁,成为了“神七”各大系统的主力军,更让外界惊奇的是“70后”也同时成为了研发队伍的中间力量。中国能否实现“奔月”计划?能否一步步地实现“太空梦”?本期的吴小莉看世界带您跟随“70后”的航天少帅走进“神七”,一起走进中国航天的未来之梦。

解说: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有3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发射升空,并在9月27日下午,由航天员翟志刚首先顺利完成太空行走和释放小卫星的任务,28日顺利返回地球,圆满的完成了这次“神七”的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出舱活动,为中国航天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继俄国、美国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

当中国的航天专家正在为神七发射做最后的紧张筹备时,来自大洋彼岸的关注目光也越来越热切。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航天员的出舱行走。出舱行走的关键在于航天服,而“神七”的舱外航天服是中国制造的“飞天”宇航服。它在面向太阳的一面要经受200多摄氏度的高温炙烤,而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零下摄氏度的低温冰冻,特殊的材料和防护层,不仅能够应对这种骤冷、骤热的变化,还能过滤一定程度的辐射。另外它还同时具备独立的运作系统,相当于一颗小型卫星。此次制造出来的新航天服面料柔和,强大的功能不但适合太空行走,穿着还非常舒服,这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

虽然此次进行太空行走的“飞天”舱外服,是可以被重复利用的,但在宇航员返回地球时,航天服和气闸舱将一起坠入大气层,燃烧消失。唯独能带回来的只有一双手套。在完成太空行走任务后,航天员首先是返回气闸舱,并完成对航天服减压等步骤后,再对气闸舱充气。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后能否顺利地关闭好气闸舱门,将是关系着航天员生命安危的生死之门。

神七在一些技术上的突破,广受西方关注。除了夸赞之外,国外航天业者也表现出了对“神七”五味杂陈的心态,对于“神七”成功进入太空后,宇航员释放的伴飞卫星,欧洲军事宇航界的人士则无不无担忧地说,这一技术,意味着中国飞船将具备“太空猎星”的能力,甚至还夸张的揣测:“既然中国宇航员有能力释放卫星,当然同样也有能力”掳走“他国的卫星。

吴小莉:航天大国美国一直关注着神舟飞船的整个系列。美国航天领域的一位资深官员透露:“我们会密切关注中国‘神七’的发射,对它的突破性新技术非常感兴趣。”而中国航天机构则表示说,目前中国的航天业已经进入了载人工程的第二阶段。中国将在“神舟七号”实现宇航员出舱,“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神舟九号”实现无人对接,“神舟十号”实现载人对接。中国的航天技术究竟有多先进?中国航天的收益到底有多大?中国航天的目标到底有多高?而在世界的某些角落,也流传着一些关于“神七”的“谣传”。

中国载人航天的实力,已经逐渐的被国际所认可。在美国的航天界,有人说,希望中国航天员先登月,因为那样会引发新一轮的太空竞赛。而中国的航天机构则表示说,中国的航天事业其实一直在倡导探索太空的国际合作,甚至提出参加国际太空站的研发。有西方媒体称,神七释放“伴星”,这一技术意味着中国飞船将具有“太空猎星”的能力。而令西方担忧的是,“伴星”技术是军民两用型技术。目前,西方对中国太空活动的担心很大程度上也根源于此。“神七”的发射是否已经引发了亚洲国家的担忧?新一轮的太空竞赛是否即将上演?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