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巨刹青州龙兴寺极品千年佛像重现人间
2009年04月30日 09:4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智慧东方] [王鲁湘] [龙兴寺] [佛像]

凤凰卫视4月25日《智慧东方》文字实录:

山东省青州市历史博物馆,有一个佛教造像展厅。这些馆藏造像乍一看个个残缺不全、甚至破碎不堪。但仔细端详:佛祖慈颜善目,眉宇间一抹智者般的微笑栩栩如生。众菩萨妆扮各显千秋,有的衣着服饰光鲜华丽,有的以贴金、彩绘装点全身。这批工艺如此精湛的佛像年代最久远的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最晚的造于北宋时期,它们横跨六代王朝,涵盖了五百年的历史,而距离现在则已是千年之久。

研究员金申:像它那个大衣那种薄透感,那种轻薄感,下边这种像水浪一样的衣褶,这简直太流畅了。

研究员夏名采:这种造像的风格在以前外地很少见到。这龙是很健壮的,你看头、脖子、腿、身子。

这批让考古学者和艺术鉴赏者都堪称极品的佛教造像,就出自与博物馆仅一墙之隔的古龙兴寺遗址。因为它们是被集体掩埋在一个小的地窖里,所以出土后被命名为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这消失了的龙兴寺和破碎的佛教造像又隐藏着什么样的辛酸故事呢?

王鲁湘:目前我们在青州市博物馆看到的佛像,不过是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中间的一小部分,另外还有些更精美的正在外参展。那些明星级佛像代表青州龙兴寺造像群,曾经游历了美国、德国、瑞士等各大知名博物馆,赚足了“国际吆喝”。据说当佛像在美国展览的时候,一位华裔当场就地跪拜,兴奋异常。这种失态不难理解,因为站在这批佛教造像面前,与它们对视,实在能感受到那种勾魂摄魄的力量。它们掸落沉积在身上上千年的泥土,宁静而怡然的眼神,无意之间就将人们拽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古青州那个佛教盛行、人心向佛的时代。

青州,这个山东地区籍籍无名的小城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华夏大地划为九州,青州即是其中之一。西汉时代青州被正式立县,此后成为一个政治文化重地。近年来这里频频出土一些古代佛教造像,又揭开了古青州失落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佛教文化兴盛史。

夏名采:青州地区佛教历史很悠久,根据文献记载,公元三百多年前的时候青州就有第一个寺院。

王鲁湘:东晋的时候?

夏名采:对,中国著名的法显到印度取经,这中国第一个到印度取经的高僧,他取完经从海路回来的时候被一阵大风吹到了崂山,就现在青岛的崂山,当时青州知州赶快把他从崂山接到了青州,在这里住了将近半年多的时间,在这翻译佛经,整理佛经,然后来传播佛教,所以从此以后,佛教非常盛行。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耕田的时候,经常能翻出石头佛像残片。出于职业的敏感,夏名采知道这种现象意味着青州地区一定有规制比较高的佛教寺院遗址。循着这个思路,他在地方志中查找到了一些关于“龙兴寺”的记载。在南北朝时期,青州大旱,颗粒无收,饥荒夺去了无数性命。当地一个大官乐善好施,他开粥铺,救济灾民。后来出于感激,当地人在他的宅地建立了一个佛堂,从此,这里旺盛的香火就世代燃烧下去,直到唐开元年间,佛堂被正式定名为龙兴寺。

夏名采:这个寺院在中国历史上还比较有名的,比如说日本国的高僧圆仁到中国来求法,他首先在青州管辖地片,龙城的赤山登陆,然后在法华院里待了很长时间,最后从那里出发,在龙兴寺住过13天,在这取经。

上世纪80年代,青州博物馆收集到了一块唐代石碑。让夏名采欣喜不已的是:他发现碑上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篆刻的“龙兴之寺”四个大字,这说明地方志中记载确凿无疑!据地方志描述和一系列复杂的考证,夏名采还推断出龙兴寺的具体位置:它就在青州市博物馆周边!1996年博物馆旁边的学校操场动工,夏名采自然比别人多了一个隐秘的期待。

王鲁湘:您当时候一定会密切关注这个操场工程。

夏名采:对,这个工程是肯定要密切关注,为什么?因为操场北边就是我的宿舍,离的不到十米远吧,所以我是,就在家里面就能监督工地到底怎么样,这个是任何地方都不可能达到的这个效果。

王鲁湘:任何考古工作者都不可能把一个考古工地放在自己家门口。

夏名采:对,这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吧。也有幸吧,这么近,一有什么现象会随时观察到,出了什么东西马上就可以采取措施,所以这是一次很有幸的发掘吧。

王鲁湘:那么你当时候经常到工地去溜达,去走一走。

夏名采:对,每天得去几遍。

王鲁湘:据说当时候只要您出现在工地走,身后莫名其妙就会跟着有一些很奇奇怪怪的人。

夏名采:那太多了,因为青州有个习惯,我是搞考古出身吧,学这个专业的。

王鲁湘:大家都认识。

夏名采:都认识。都很清楚,只要我一出现,在哪看,经常去的地方,那里准有宝,所以他们就只要我出现以后,我到哪去,他们也到哪去。

王鲁湘:您像个指路标一样。

夏名采:有时候我不去了他们还去。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