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晚清“破屋”的“裱糊匠”
2008年07月23日 15:14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签订辱国条约 李鸿章成为替罪羊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后,清政府失去了和日本人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很快清廷便提出了议和的倡议,并指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今天在当年的议和之地春帆楼,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不仅李鸿章谈判时坐的椅子比日本人矮半截,日方还特别在座位的旁边安置了一只痰盂,似乎有意无意地提醒着人们,这位大清国全权大臣已值暮年,垂垂老矣。在谈判桌上,日方咄咄逼人,李鸿章据理力争,僵持不下之时,一桩突发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在第三次谈判结束返回驿馆的途中,一名日本男子在人群中突然对李鸿章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当场血染官服,昏倒在地,当73岁高龄的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面对斑斑血迹的官服,只能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此后,他不顾枪伤,继续谈判,依旧寸步不让,寸土必争,死守清廷划定的最后底线,但是,最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却是中外关系史上最令人屈辱的卖国条约。

他是在马关遇刺,这里面子弹进去以后一直没有取出来,后来周游列国1896年到了德国照了X光,要取,然后已经进入骨头,天一下雨还疼,变天疼,然后这么大年龄取出来反而不好,就一直留下来了,因为当时民间的话就是说,挨了一子弹省了一万万,当时开价开出是三万万两,然后就谈到二万万两,那么民间讲是李鸿章遇刺因为以后日本降低条件,其实不是的,这套密电码早就被日本破译了,破译以后呢,日本知道你的底线就是两万万两,坚决不下来,但是他的上价是三万万两,当时老百姓来看就摸,就把这个地方都摸光掉了,现在又复制了,这照片已经被摸成这样子了。

一对“东方俾斯麦”的七次谈判

在马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这对同时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传奇人物,一生中第二次坐在了一起,第一次见面早在1885年两国签署《中日天津条约》之时,那时的伊藤博文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字辈,李鸿章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如今双方的地位和情况早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福里德里斯鲁,李鸿章与德国前首相俾斯麦

翁:我们现在知道的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谈判,一共是七次。那么在李鸿章遇刺以后的一次裁判,他说,你还记得我们十年以前的话吗?

主持人:在天津。

翁:伊藤博文说,我劝你,你们及早振作,全力改革,但是你们朝廷上下至今,除了李中堂大人以外,他说至今浑浑噩噩,所以有今天这个结果,伊藤博文说,你在我日本凭你的经验和你的能力肯定比我干的好,我在你的地位不一定怎么样,但是我很想试试,然后李鸿章说我可以向我的太后和皇帝,请你任满以后到我们中国来,做客卿,做客卿做总理,没有想到,三年以后,不是李鸿章,而是维新的领袖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向光绪皇帝进言,中国改革要请两位外国的客卿来当总理,一东一西,西人就是李提摩太,日本就是伊藤博文,结果伊藤博文欣然应邀来到了中国,到了天津,到了北京,贤良寺见到李鸿章,李鸿章说你不知道中国的厉害,我劝你还是早点打道回府,他来的第三日,那么慈禧太后接到报告说,光绪要请伊藤博文来当总理大臣,勃然大怒,黄口小儿懂什么,她对伊藤博文搅了她的60大寿是恨之入骨,

主持:就是甲午海战战事

翁:伊藤博文知道连夜就走了。

马关的日子里,李鸿章经历了人生中最耻辱的时光,半个多月后当他带着赔偿、割地、枪伤以及耻辱离开马关的时候,他发誓有生之年决不会再踏上这块土地。

翁:这是终身之耻,后来李鸿章周游列国回来以后到长崎换船,日本方面,他毕竟是全权特使,出访欧美回来在日本换船,让他到长崎的中国的馆室里休息他无论如何不上日本的土地,就用跳板在船上进去,绝对不坐日本的船不上日本的土地,终身为奇耻大辱。

下一页:李鸿章:西方人眼中的爱国者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