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为何大败 日本皇后脂粉钱买军舰 慈禧军舰钱做寿
甲午战争的彻底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近代以来大清王朝最有力的一次挣扎,在硝烟和海浪声中黯然落幕,巍巍大清朝第一次意识到,不知不觉中,这个从未被大清国正眼视之的小小岛国,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强大,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血腥的刺客。事实上,在大清朝开始羞羞答答,推行洋务运动的第8个年头之后,当清朝的士大夫们还在慷慨陈词地争论,西方的“奇技淫巧”会伤害民生,修建铁路会振动龙脉的时候,彼岸的日本国才刚刚开始变革并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快速的脱胎换骨。甲午一役的较量远不止在战场之上,数万北洋战士用鲜血印证,大刀阔斧、彻底革新的日本赢了,而以小聪明揣测大智慧,以器用的输入来否定根本变革的大清国输了。
李家祠堂遗址的后院,至今仍生长着一株叶子翠绿,树干粗壮挺拔的古树,这是来自日本的珍稀树种,名叫“望春树”,多种在神社之中。翁飞告诉我们,此树是李鸿章70岁那年,夫人赵小莲去世后,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所赠。
主持:所以这个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这两个人是很有意思,一个代表着中国当时候的洋务派的这样一个,是一个领袖性的人物了,一个等于是日本维新的,三杰之一,也是领袖人物了,这两个人同时当时在推动着两个国家的近代化的这么一个发轫,但是最后两个人在,多次也是在国际谈判的谈判桌上两个人交锋交手。
翁:而且从年龄、教养,双方的后面的后台老板,都可以做很有意义的一个对比。
主持:其实把他们一对比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中国落后了,日本崛起了。
翁:日本的皇后她能把脂粉钱省下来买军舰,中国的老佛爷挪用,把做军舰的钱拿去修颐和园,为她做寿,因为这个很鲜明,对吧?很鲜明,那么中国的年轻的皇帝也想励精图治,但是他受到很多牵扯,而且他本人对李鸿章就处在将信将疑之间,而日本的明治天皇是跟伊藤博文是君臣一心啊,上下一心,所以我想呢,通过这棵树,它见证了这一百多年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啊。
主持:对,而且那一段历史对于中国的命运来说极其关键。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不仅国力大大提升,整个国家也呈现出蓬勃的朝气,而此时的大清国,从朝廷到国民都显得暮气垂垂,李鸿章推行的自强求富之路,阻挠重重,官督商办的运作模式,弊端日现。
翁:庞大的官僚集团裙带成风,贪污成风,早期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都是江淮大员的子嗣在那里面,因为它不计成本嘛,弄得就是没有办法,只有靠政府的无限投入来维持,就是地方政府的投入。
主持人:所以一旦有利益联系,他就必然就贪腐成风。
翁:还有一个层面就是这些洋务干员本身,他也面目不清,比如徐润他自己就去在里面投机取巧,他动用公款自己炒房地产,比如盛宣怀他的财富暴富啊,他的积累怎么来的?
民若不富,国必不强,洋务运动在民智未开的基础上推行,也是危机四伏。
翁: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我们的两大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物局,开平矿物局远在天津唐山,他是在上海上市的股份,当时一百两一股,你招到的多少股就可以变成股东,一年以后,一百两的股票变成两百两,由于这样的高额利润啊,因为当时煤矿就是乌金啊,这个群起而涌,上海的市民,中小市民纷纷去找个知府找个道台,就是北洋大臣签个东西,也没有什么法规,“啪”一贴我今天招商记录,招了几百家,四五百家的股份公司,大大小小,都以为这样就全民炒股啊,比现在还热烈,这个洋人,《纽约时报》的记者《泰晤士报》的记者到了上海都觉得,八十年代初期中华人一点没有战争的(感觉),1882年到1883年这种,确实人人谈股啊,都是眉飞色舞那种,钱庄最大的容量三五万,一个白条子就是多少多少两,徐润当时在主持招商局,他把招商局几股他是有功的,他招商局的股份成倍的翻,但是他觉得我是股东这个钱就在我手里,我拿了这个股他去买房地产等到别人来兑现的时候他没钱,就是空头嘛,立马倒闭,所以股市风潮整个上海元气大伤,整整十年以后,一场全民炒股热一场泡沫,泡沫经济,这是中国最早的泡沫经济,那么洋务运动建立在这样的一种民智,所谓民智未开,这种基础上,就这件事见到有利可图大家都来,完了。
败,非李鸿章一人之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李鸿章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放开眼光,开了个头,做了些事,结果失败了,可是,一人之力又怎能承担起群体之过呢?
翁:我认为洋务运动本身它背负的这个包袱就是我们一个庞大的体制的毛病,中国本身在洋务派起来的时候就面临了顽固派、清流派,还有朝中的权贵派等等,洋务本身又分成,自己什么五大个利益集团,互相之间,那么你本身就是一盘散沙,你这种一盘散沙的格局和这种政出多门的体制,决定了洋务运动他一开始,他就是各行其是的,那么如果说洋务运动的失败还不如说是淮系集团的,和日本一个国家的军力的失败,因为当时李鸿章根本调动不了淮系以外的任何的军力。
主持人:对,他不是一个大清国和大日本国在作战,而只是李鸿章自己的淮系。
翁:李鸿章自己说,“以北洋一人之力搏倭人倾国之师,自知不得。”然后我们的梁启超先生说,“合肥以一人战一国,虽败亦豪哉。”当时的人贴近他的人都能理解他那样,我想我们今天如果站在真正的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来看,如果从这样的全面去否定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这样的一个奠基的东西,它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完善的。
下一页:签订辱国条约 李鸿章成为替罪羊
相关新闻
编辑:
刘春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