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中国不再以小我姿态讲述南京大屠杀
2009年04月28日 11:36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陆川感悟】《南京!南京!》采用多线的叙述方式,不仅以世界级的战争场面震撼观众,还以群像结构展现了战争中的中国小人物的抵抗。整部电影出现很多南京城的小人物,每个主要角色各自代表着中国人的一种抗争。为何选择从一个日本军人的视角来贯穿全片?陆川说,这是因为我们以前拍摄的电影总是用“哭诉”的方式回顾历史,但是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同,“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可以换个反思的角度,换种叙事的态度,是否能更加客观地讲述这段历史。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打动了许多以前对此类题材抱有成见的海外片商。”

凤凰卫视2009年4月26日《名人面对面》节目

主持人:许戈辉

嘉   宾:陆   川

解说:2009年4月22日下午2点,陆川的第三部大银幕作品《南京!南京!》终于在观众面前揭开了黑白色的面纱。四年艰辛的拍摄历程曾让陆川感到崩溃甚至绝望,他说,这四年是“每天一顿大嘴巴,一直扇到结尾”。

许戈辉:我相信能够把这部电影给拍出来,然后能够让它在电影院里公映出来,这已经是一个特别大的收获,对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又经历了曲曲折折,我听说这电影立项的时候就挺难的?

陆川:当时有四、五部片子同时要拍,都是南京大屠杀。其实你从那个国家的角度想想,这事确实挺难的。就是如果说,比如今年都批了,明年,好,就是叫屠杀年,每个月电影院里上的都是大屠杀的电影,可能这事可能是挺难以让他们决定的当时。所以呢,再加上我们又不是一个先来的一个项目,我们是大概在倒数第一个还是第二个,才递上去。所以后来就是我们拿到了一个消息,就是说,算了,你们就别做了,因为之前已经有别人做了。但当时我们其实已经筹备了很长时间,而且我们是唯一筹备的组,现在可以这么说。当时递上去剧本,你知道我们当时,真的,我也很感谢覃宏,制片人,只有我们两个这种愣头青才会这么做戏,就是立项都没有立,然后我们就已经开始花钱建组了,然后开始什么做服装了,做道具了,干得还不亦乐乎呢。

许戈辉:都已经都进入到这种程度了?

陆川:对,结婚证都没领呢,然后直接就开始,就是开始,耗那个孩子在哪个产房生了已经,准备就直接住院了,就干这事了。

许戈辉:那听说这个,你们就别拍了,肯定巨受打击。

陆川:傻了,当时。但是每天,就是他不来,他不来剧组,但我每天,白天修炮楼,晚上挖地道,我这两头都得兼顾着,你知道吧。我得每天在剧组待着,所以我每次回剧组,都觉得我是不是一诈骗犯啊。然后每天他们,那哥们们都在那个剧组,晚上就打篮球,打羽毛球,因为那是个体育馆,我们租了一个馆,其中还一个馆没有租,他们就在那打球什么的。我每天看着他们我就觉得,什么时候他们突然会打我呀,不是打球了。我已经把他们骗在那,已经半年了你知道吗。半年,像一个电视剧,人都杀青了,你知道吧。所以特别特别吓人那时候。

许戈辉:那你怎么起死回生的?

陆川:后来就是一方面我们还是决定继续筹备,就往下走,一方面呢,就开始找人。每天就跟那疯狂的兔子一样,在这个午夜的京城的大街上,到处见人那样子。见了一个多月,就每天见人,每天见各种人。

解说:在不久前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陆川曾无意中提到自己为立项奔波的过程中,一度夜访中南海的奇遇。但是当我们问及此事,他却不愿再过多透露。只是说,这部“重点类型、重点题材”、要经过电影局、中宣部、外交部等五六个部门重重审查的《南京!南京!》,从成功立项到最终公映,都是在无数双手的保护和推动下蹒跚前行的。如果没有这一双双手挡在这个片子上面,它一定是千疮百孔。

陆川:当时外交部很明确地告诉广电部,陆川这个项目我们原则上通过。我觉得这个国家真的开始变得自信和宽容,而且开始用一种,跟这世界已经接轨的一种普适价值的东西,能够去跟这个世界对话,就是它不再是以一个小我的姿态去讲述这个事情了。

下一页:有人说陆川是在为军国主义招魂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