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失衡产业链 看奶业背后隐患何在
2008年10月14日 14:40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曾子墨] [牛奶] [奶业] [奶粉] [经济制高点]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禁用脚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较低!请点击这里获取最新版本。

毒奶粉事件,短短一个月,问题接连暴出,记者深入奶源地展开调查。

村民:家家户户不喂牛,他不喂牛,照常卖奶。

出人意料,奶业背后隐患问题何在?

奶农老王:现在你只能问每头牛赔多少钱。

奶农:不挣钱,就这么回事。

刘根平:奶农有时候是赔钱的。

刘主卿:企业不挣钱,农户也不挣钱,就是中间商挣得比较多一点。

中国牛奶产业链何去何从?

奶农:只能就说这个奶价,只是由人家上头控制着,就就跟炒股一样,人家大盘操纵着呢,你根本是小户,谁也控制不了。

解说:2008年9月11日,三鹿事件事件曝出,短短一个月,从奶粉到液态奶,从三鹿到全国22家知名企业,真相不断被曝光,事态的严重,进展的迅速,问题的复杂,都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严峻的形势在拷问着中国的牛奶产业链,在多年的超常规发展中,问题究竟从何而生呢?奶农是整个产业链的源头,为了了解这条产节链,记者首先来到了奶牛数量位居中国第二的河北省。

记者:咱们这村喂牛的多吗?

路上遇见正在搅碎秸杆的村民:喂牛的多,这个村里,那边也多,这仨村都挺多,这当地也有,那多得不行。

记者:喂牛的挣钱吗?

路上遇见正在搅碎秸杆的村民:喂牛,现在不挣钱,现在赔钱。这一阵,都不收了,都把奶都洒到沟里,5毛钱一斤,最低是5毛钱一斤,还有2毛钱一斤的,你看都赔钱,上头都补助,一个牛一天补助10块钱。

解说: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养牛便在东临济村形成规模,发展至今,依然以散户为主。早上5点,记者顺着村民的指引来到了一位奶农的家中。

记者:您这养了多少头牛啊?

奶农老王:我养了40头牛。

记者:那每头牛能赚多少钱?

奶农老王:现在你只能问每头牛赔多少钱。

奶农老王:现在也没算过账,每天按正常地来说,现在赔得太多了,原来出着700斤奶,现在就出还不到300斤奶呢,成这样了。你看,以前早上该挤奶,现在都不挤了,没办法,挤了奶卖不出去。

解说:老王从20年前就开始养牛,在“三氯氰胺”事件发生前,家中的收益一直比较稳定。

记者:原来一头牛一年能赚2000块钱吗?

奶农老王:一头牛,出奶的牛能挣2000块钱,正常的情况下。可是这2000块钱,你得加上这些杂花(的钱),你比方来这电费,牛有病,还有一大部分白吃,就把这2000块钱就全部刨去了,就没有钱了,家里还要花呀,你一大家子,六口人,得有个开销,地里你得开销开销吧,就没有了。

记者:你这40头牛,一年能赚5万块钱吗?

奶农老王:赚不了,你看,有个十几头牛,一年挣20000块钱,一年,才十几头出奶的,它不是40头都出奶呀,你要是都出奶,这个就能挣钱了,它有一大部分白吃,它挣不了就。

解说:老王告诉记者,虽然近些年自己的奶牛数量多了,但是收入却没有明显增加,而去年饲料的涨价使他们逐渐入不敷出。

奶农老王:这个价就这么贵,麸皮都到了6毛多一斤,现在饲料就这么贵。你像买这个料,你看看,绿色袋这个料,115一袋。你像这么贵的料,拌下来,都是合1块,最低不能低过1块1毛钱一斤,现在奶是卖5毛钱一斤,你说你不赔咋的。饲料太贵了。没办法。

记者:涨了多少,涨了一半有吗?

奶农老王:涨得太多了,花生饼以前是1块钱一斤,1块6,以前就是6、7毛钱,现在1块6,好一点的,涨了一半还多呢比原来。

下一页 奶农为什么不赚钱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