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价不合理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一、使价格不能成为经济比较和经济核算的工具,挫伤了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二、造成了工业内部比例失调。例如,加工业的利润率高于原材料工业的利润,是目前原材料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的原因之一。三、阻碍了经济改革的进展。当前利润留成中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由于价格不合理造成苦乐不均。
现在价格管理过于集中,各级价格管理部门掌握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的决定权,生产商品的企业丝毫没有决定价格的权力。整个价格管理体系是主观的,僵死的。
在这种集中体制下,确定或改变一种商品的价格,程序复杂,周期很长。工厂试制出一种新产品,提出成本资料和出厂价意见,先报工、商两个公司协商,再报工、商两个局协商,还要报市物价局或中央工、商两部批准。经常是新产品试制出来了,价格几个月批不下来,致使企业无法安排生产。天津的小学生作业本、圆珠笔等商品的价格五六个月批不下来,学生要开学了,也无法安排生产。
价格管理过死,使商品的价格不能随着商品所含的价值量的变化而变化,使价格和价值偏离过大。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价值必然降低。从1952年到1977年的25年间,机械工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3倍,化学工业提高了4倍,而煤炭工业只提高了12%,但是它们的价格还保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状况。有些商品,如化纤织物、尼龙袜、电子产品等,这些年发展很快,价值量已经大大下降,而价格一直不变,致使生产这些商品的厂家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价格统得过死,商品的价格不能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天津东风手表过去供不应求时,每只120元,现在市场滞销,价格还是降不下来。
这个调查报告反映了当时价格体系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管理太死,价格不能灵活地反映市场变化;二是价格结构扭曲。后一个问题和前一个问题有直接关系。用不变的计划价格,来应付变动的经济环境和供求关系,哪有不扭曲的?当然,价格扭曲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多年来的反市场政策造成的。
在80年代初期,还没有提出建立市场经济,所以,那时的价格改革,仅着眼于改变扭曲的价格结构,当时叫“理顺价格”。所谓理顺价格,就是通过行政手段来调整价格。调价,主要是提高价格,比价较高的商品一般是不可能调低的,只能把比价较低的商品的价格提高。从1979年到1984年,主要是调整价格。
1979年春夏,为缩小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提高了18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提高幅度达28.3%。同年底,提高了8种副食品的销售价格,提高幅度为30%。1979年和1980年,分别提高了原煤、生铁等能源、原材料的价格,提高幅度在30%左右。1983年,全面调整纺织品价格,涤棉布降价31%,纯棉布提价19%。1983年和1985年,提高了铁路、水运的价格,提高幅度为20%左右。
几年的价格调整,当时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短线”产品的生产,使原来行业间、产品间很不协调的状况开始有了缓和。
但是,原来认为调得比较合理的比价,不出几年,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理论界称之为“比价复归”。例如,工农产品的比价指数(反映剪刀差大小的一种数据),1979年比1978年缩小了14.2,两年以后就又恢复到1978年的状态。基础产品价格提高了,过了两年,加工工业的价格也跟着上来了,二者不合理的比价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比价复归,是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复归。改来改去,价格扭曲的问题没有解决,价格水平却提高了。当时出现了一个顺口溜:“价格要理顺,理也理不顺,不顺也要理,越理越不顺”。“理顺”价格,这也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思想方法,哪一个超人能够把握千百万种商品价格的瞬时变化,并且“理顺”它呢?各种商品之间的合理比价,不是能够靠计划机关来“理顺”的,而是在价格放开之后,伴随着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自然形成的。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价格改革的目标也就由原来仅限于解决价格扭曲问题,发展为造就一个新的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成为调节经济的手段。这就要“让价格回到交换中去形成”、“用市场定价体制代替行政定价体制”。
然而,真正要“让价格回到交换中去形成”,就得全面放开价格。但是,放开价格是有很大风险的。这有前车可鉴:
1948年,联邦德国放开物价,一个月之内食品价格涨了两倍,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示威。1980年,波兰放开食品价格,价格上涨,造成格旦斯克工人大罢工,盖莱克被迫下台,团结工会崛起,十年后,共产党失去了政权。
从统制价格过渡到自由价格,为什么在过渡时期总要出现价格大幅度上涨呢?这是因为,在统制价格时期,潜伏着大量的隐性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般不表现为价格上涨。一旦价格放开,这些隐性通货膨胀就要释放出来,价格就大幅度上涨。
编辑:
李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