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被称为改革开放重要参谋的原国务院体改办(原国家体改委前身)成立,也希望在“商品经济”问题上作些努力,但没有成功。
杨启先说,体改办在1980年9月8日起草了成立后的第一个文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第一句用了经济学家薛暮桥的话:“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
但在各省书记省长的座谈会上,对此分歧很大,文件也只好搁置另议。
1981年,杨启先就任体改办规划局长,提法就谨慎多了,只能说我国“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或者说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到了这一年底,“商品经济”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能冲击国家计划,农民只能在国家计划的范围内活动。”1981年11月22日,陈云在与各省书记座谈会上也强调要“按计划办事”。
“那个阶段,理论界也受到了极‘左’思想的干扰。”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说,一位中央领导曾批判经济学家关于利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观点,说这些主张势必“模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
最终,1982年9月1日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指出“中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1982年、1983年间,媒体对商品经济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因主张“商品经济论”的经济学家薛暮桥还被批评为“有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在受到批判之后,薛暮桥最终作出了让步,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不是商品经济,而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计划经济”。
1982年和1983年对商品经济的批评有一个大的背景,这就是“清除精神污染”。1983年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时,商品经济就被当成了精神污染之一。一位德高望重的南开大学教授就在《天津日报》上发表文章,批评经济理论界的精神污染。
其间,高层内部把经济学家分为四类,坚持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的作为第一类,主张商品经济的则列入第四类。
到了1984年,即将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在讨论会议究竟研究什么问题时,邓小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经济的改革上起了很好的作用,十二届三中全会最理想的是搞个改革的文件,搞个对全党起到巨大鼓舞作用的文件。
杨启先回忆,商品经济论在当时理论界已屡有提及、但中央文件尚未写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遂向中央建议,要专门搞一个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个决定从1984年6月份开始起草,杨启先被调入到起草小组
根据邓小平的意见,中央成立了以胡耀邦、赵紫阳、胡启立、胡乔木、姚依林、田纪云组成的文件起草领导小组,先后找有关部门、省市的领导开座谈会。
起草小组先写提纲,但讨论了多次也跳不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路数。这时,有人提出要在商品经济问题上有突破。尽管如此,但起草小组内部仍形不成统一意见。
相关新闻
- · 查全性向邓小平谏言“恢复高考”始末
- · 改革开放30年:“放权让利”指导国企改革“老大难”
- · 改革开放30年:胡耀邦为个体户正名 自食其力很光彩
- · 改革开放30年:3个“1号文件”向个体经济露笑脸
编辑:
李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