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承包第一年,厂里盈利140万元,承包第四年,利润增长了21.9倍。1985年7月26日,全国的报纸都刊登了新华社的长篇通讯,题目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马胜利很快成为闻名全国的新闻人物。
“改革开放之后,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家、政治家都知道怎样改革,有一句话叫‘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我认为马胜利抓住了这个契机,充分理解了改革二字,敢于打破旧的体制。如果没有这种大智大勇,马胜利不会成功。”高梦龄说。
高梦龄介绍说,马胜利走马上任以后,不按常理出牌,打破了当时的游戏规则,还动脑子做了很多新鲜的东西,“比如现在饭店厨师戴的那种白色的帽子,还有妇女用的卫生巾,现在很多老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卫生巾,在她们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东西,这个都是马胜利开始搞起来的”。
高梦龄由此对马胜利给出评价:他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并不断创新的人。
上世纪80年代,摇滚歌星崔健的一曲《一无所有》风行南北,用马胜利自己的话讲:“那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1986年,马胜利在厂门口竖起个1.5米高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厂长马胜利”,还振振有词地说:“名片上印的名字字体都比单位大,我把这个牌子挂到门口为什么不行?”
这在那时的国有企业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过因为他是“马胜利”,所以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适当的。
也就在这几年中,马胜利不断出现在各种场合的座谈会和讲座上。他提出的“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承包思路成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灵丹妙药。1986年年底,马胜利获得“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和“勇于开拓的改革者”称号。
1987年,马胜利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
1988年,马胜利和鲁冠球、汪海等20人荣获全国首届企业家金球奖。
1986年和1988年,马胜利两次获得五一劳动奖章。迄今为止全国只有他一人两次获此荣誉。
1987年,马胜利开始“放眼全国”,决定承包20个省的100家造纸企业,准备打造“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他一人担任100家分厂的法人代表。没有人怀疑他的“托拉斯”梦想,毕竟这是一位曾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头上顶着许多荣誉光环的人物。
作家高峰曾在《马承包新传》中真实地记载了那段时间马胜利所到之处所引起的轰动:“他谈笑风生,话语幽默,会场内外鸦雀无声,听得人们如痴如醉,长达三个小时的报告,竟无一人走动,有人憋着尿也不去厕所……”
一次次地演讲,一个个地承包,一场场地签约,马胜利似乎成了许多地方造纸企业的神奇救命稻草。
“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成立的日子是1988年1月19日。“这个集团公司成立的鞭炮声响起,就注定了他要失败。”对此,高梦龄直言不讳。
这一天,时任石家庄市市长的王葆华出席集团成立大会,发言很实在:马胜利是人,不是神。
“集团成立的前一天,马胜利来找我,邀请我去参加。为这事我把他批了一顿,这么大的事情之前他连个招呼都不打,没有给市里汇报,这家伙等于逼着我们干嘛!没办法,他就是这性子。”王葆华对记者说,“他只顾着埋头干,使劲跑,却没有注意到脚下的石头。他那时候有些骄傲了。”
相关新闻
- · 查全性向邓小平谏言“恢复高考”始末
- · 改革开放30年:“放权让利”指导国企改革“老大难”
- · 改革开放30年:胡耀邦为个体户正名 自食其力很光彩
- · 改革开放30年:3个“1号文件”向个体经济露笑脸
编辑:
李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