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1982 夹缝中的私营经济
2008年11月04日 09:35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改革开放] [改革30年] [经济]

“八大王”多人相继被抓

罪名是投机倒把,郑元忠为“避祸”一度走上逃亡之路,一年多后潜回家中即被抓获,并被关进看守所

6月17日,在柳市镇工商所,对郑元忠的审查已进行到第29天。郑元忠拒不承认“投机倒把”罪行,也不愿意写检讨材料。争执中,他把墨水瓶摔到墙上,对方气呼呼地走了。郑元忠趁机溜回家,他拿了七八千元现金,从水路逃出了柳市。

当天深夜,警察光临他家,扑了个空。但是,其他“大王”大部分被抓。“目录大王”叶建华在家正为小孩洗脚,几个人找他去一家旅馆谈话,结果被关押在此。“供销大王”李方平被抓的理由只有一条:“将军也没有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因为他盖了一幢有围墙、有铁门、有庭院的四层别墅。

柳市首富胡金林虽然补上了6万多元税,但被告知“经济是经济,政治是政治”,他于是带着500斤粮票、2000元现金和准备好的各种证件出逃。两年多后,他以为风声已过,回家即被抓捕。刘大源是“八大王”里唯一成功逃脱的人,他逃跑时身上只穿着背心、短裤。

省委工作组指控“八大王”是在搞投机诈骗,理由是:赚钱这么多就是资本主义。最后,在省委工作组的坚持下,“八大王”里被关押的人都受到了不同处理,“旧货大王”王迈仟最重,判刑7年。

“八大王”事件当时轰动全国。对“八大王”的高调讨伐,令全国民营企业噤若寒蝉,再也没有人敢公然与国营企业抢原料和“扰乱市场秩序”了。这年柳市镇工业产值比1981年下降了53.8%,到年底,共揭出并立案审查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6.4万多件,判刑近3万人。

经济整肃让私营经济遭遇第一次寒流,大大延缓了它的成长势头,特别是先发的浙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承受的冲击最为明显。因为在“八大王”事件处理上与省委工作组对抗,乐清县委班子集体“倒台”,几名主要领导都被免职,直到1987年才平反。

1983年10月20日晚,郑元忠潜回家中的第5日,被破门而入的警察抓获。第二天,他被反铐双手,身上还绑着麻绳,游街般从柳市派出所押到汽车站,再投入乐清县看守所,和一批重刑嫌疑犯关押在一起。

他用几层报纸,裹着圆珠笔芯,给两个最好的朋友写信:“曾觉得自己在社会的道路上正常地行驶,怎么会在无意中独自出轨?而最可耻的是如今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步进牢房……如果有关部门早指出正确方向或错误的存在,我谅必自己早已悬崖勒马,决不会到今天的地步。到如今讲这是投机倒把行为,那么有关部门要负一定的责任……”

有一次,他靠在墙上写了一封2万字的信,责问政府政策为什么有变化,“如果我是投机倒把,柳市七八万生意人应该全关起来。”他写了四十多封信,寄给他能想得到的所有中央部门,但都如石沉大海。

1984年春节很快就要到了,一天,他听到看守所的高音喇叭播送中央的最新一项政策,说的是搞活农村商品经济。“我感觉跟我这个有点对上了,我可能很快就会释放。”

郑元忠紧盯着看守所的大门。

平反,民营经济“井喷”

1984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后,“八大王”重获自由,郑元忠重操旧业,“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随即诞生

“1984年,是一个充满暗示和悬念的年份。”有人这样写道。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在1949年写过一部政治寓言小说《1984》,描写专制极权统治下人物的命运。1984年的中国,体制外的生命重又开始勃发,当新上任的青岛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电器厂厂长张瑞敏规定职工“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时,北京40岁的工程师柳传志在一间小平房里创办了后来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日后很多驰骋一时的公司均诞生在这一年,后来,人们将之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