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军神刘伯承说:粟裕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
解说:也是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被毛泽东赞赏的人,曾经两次直言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失误。一次是在1946年解放战争期间,为扩大战果,中央决定将内线作战改为外线出击。由战略防御改为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国统区。毛泽东要粟裕兵出淮南,粟裕回电说,不要到淮南去了,还是先在内线打好处多,天时、地利、人和,对我们都有利。
粟裕(原声):古时候就有这样的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只照抄照转上面的命令,这样下去非打败仗不可,高级指挥员不仅是熟练于在战役方面进行指挥,而且应该懂得一些战略问题,要研究战略问题,有三个方面,就是敌情、我情、民情。
解说:最终毛泽东被说服了,同意先在内线打。结果,打出了一个七战七捷。在何时渡江问题上,粟裕再一次与毛泽东起了争执。1948年初毛泽东要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粟裕用了整整40天的时间,反复思考精心谋划,最终他向中央发出电报,并使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词。
粟裕(原声):我带三个纵队下江南,其直接目的是要调动敌人跟着我们部队去,而减轻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我考虑到固然能够调动一部分敌人,当时敌人的四个主力,战斗力比较强的主力部队调不动,蒋介石不会把他们调到江南去跟我们打游击,在中原战场这四个主力军调不动,就不可能减轻敌人对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恰恰相反,我们这三个纵队也算是主力之一,我们恰恰在中原战场减弱了三个主力的纵队,所以基于这样的理由呢,我主张不过长江。
解说:然而中央关于是分兵渡江南进,还是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歼灭战,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毛泽东决定按原计划渡江。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发报建议暂不渡江,他又一次使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词。
张雄文(粟裕研究所研究员):他顶的是很有艺术的,他不是直接的当面跟你顶,他表面说,他跟他几次讲,你让我过江,我准备了,但是我再提是留在北方更好。结果毛泽东把他请到了他的身边,单面跟他说,而且做出脸色要吓唬他,他说,你要是不过江,我就另外派将领去,这时候粟裕他还是认为,留在江北对解放战争,对中国革命有利。这个时候的毛泽东呢,当然也是一种试探,他觉得他有勇气也同意,相信他的能力能在江北做出成绩。
解说:最终毛泽东决定把渡江时间推迟,但还略带玩笑地说,既然留在中原就要把邱清泉、黄百韬都算在你粟裕的名下,粟裕当场立下了军令状。
张雄文:结果呢,果然如此,就产生了粟裕的三大战役,豫东战役,改变了中央战局;济南战役,就把整个山东解放了;然后淮海战役,就把整个华东中原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全部消灭了。这个时候过长江,那是百万雄狮过大江了,不是以前那个小打小闹十万大军过江了,所以粟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解说:据战后统计,在解放战争中,四个野战军共消灭国民党军队807万人。
张雄文:他们消灭的国民党,这807万平均一分,以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消灭的国民党最多,他是消灭了245万,毛泽东非常的意外,按照他的想法他把20多个中央委员、4个政治局委员都派到了东北,把他最心爱的嫡系将领林彪派到了东北,就希望把东北把它经营好之后,再来解放大江南北,他没有想过后面这个关,长江以内的人能打出个什么样子来,你们给我坚持就行了,等我东北的军队发展起来了,我再来把天下扫平,结果没想到东北还没有入关,粟裕和刘伯承两个人已经打得差不多了。
马鼎盛:在西柏坡毛泽东向粟裕面授中原战机,两个湖南老乡吃着辣椒侃大山,毛泽东提起一年前孟良崮战役笑着说:“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粟裕脱口而出“蒋介石”,“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毛泽东又问“还有一个人呢”,“陈诚?”“不足挂齿。”“何应钦?”“何足道哉。”“白崇禧?”“离题千里了。”粟裕没法猜了,毛泽东说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这段故事有点像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国民党的整编74师是蒋介石的卫戍部队,这回被粟裕一锅端掉,美国造36门榴弹炮姓了共之外,还说明“小米加步枪打赢飞机加大炮”,毛泽东能不喜出望外?
马鼎盛:1949年,粟裕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指挥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把敌主力8个军围歼郊区,保存亚洲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一代军神刘伯承说:粟裕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1949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主席第一个铲土,他回身拉上朱德,又越过许多党政领导,拉上了粟裕,加上贺龙一起为纪念碑铲土、培土,可见粟裕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
下一页:毛泽东两次点将让粟裕担当台湾战场和朝鲜战场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