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工资是120块而毛泽东则只有8块
唐宝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适有一封信,陈独秀看到了,他就是在美国,在留学生里边开始了一项争论,他认为八股文,要改变,要提倡白话文,写文章不要讲究对仗,不要讲格律,要讲俗话,胡适在美国的同学里面没有一个赞成他的,他把这个想法跟陈独秀一说,陈独秀特别高兴,跟胡适说,你赶快写,一拍即合,写了个《文学改良刍议》,他看了以后快慰无比,大快人心,陈独秀说马上发表,第二期他又发表了一篇《文学革命论》,我愿意拖四十二生大炮,为他做前驱,
解说:1917年1月,刊登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的《文学改良刍议》,后来被认为是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这篇在胡适看来仅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试探性改革的文章,在当时造成的威慑力,可以用惊世骇俗来形容。之后,《新青年》在文学乃至社会各界引发的反响越来越大,单在上海已有发行处74处,最远发行至新加坡,而陈独秀的人生也即将发生一次更大的转变。
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传统的狂士的东西在他(陈独秀)身上表现的是非常完备了,他是笑傲江湖的一个思想者,一个斗士,他带有中国传统的绿林好汉那样一种东西在里面。
解说:一番考虑过后,陈独秀应蔡元培之邀,带着《新青年》来到了北京,住进了箭杆胡同20号,1917年1月17日,北洋政府正式批准陈独秀任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每个月可以拿工资300块大洋,当时,也是北大教授,并兼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工资是120块,而在北大图书馆打工的毛泽东则只有8块。当时的北大几乎汇集了从上个世纪中国的文人雅士中新学与旧学的泰山北斗,像鲁迅、周作人、刘半农,年轻的留美学生胡适也回国担任了北大英文系的主任,很快,这些人凝聚在陈独秀的周围,《新青年》阵容空前强大起来。
孙郁:胡适很儒雅,胡适有时候觉得他们说话太过了,他觉得中国的改革要一步一步来,学理上能够说得最到位的,我觉得是两个人,一个是胡适,一个是周作人,你看那个时候胡适和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真正从学理的层面来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且从现在来看,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一些文本,鲁迅呢,他当然是一个天外来客,是一个奇人,他的杂文随笔,包括他的小说,在《新青年》上别具一格,他完全是一种新式的表达式,像尼采那样的横扫一切的那样的一种特质,陈独秀在里面能把所有的人的观点提炼出来,他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进行表述,他表现了一种方向感,这种方向感就把知识分子带动起来,沿着一个路线在走。他是振臂一呼的英雄,有方向感的一个人。
下一页: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