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掌柜陈云 毛泽东眼里的“能”人
2008年10月13日 15:31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马鼎盛] [风范大国民] [陈云] [毛泽东]

解放之初 上海财经大战 陈云指挥大获全胜

解说:长期的战争破坏和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解放之初的上海生产萎缩,物资匮乏,经济秩序一片混乱。

采访:经济状况非常不好,因为多年的战争,再加上国民党政府腐败,留下了一个非常烂的摊子,主要表现在物价上,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的,是恶性的,而且是非常恶性的通货膨胀,抗战之前,能买两头牛的钱,到了我们解放前夕,上海解放前夕,能买一粒米的千分之一了。

解说: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也成为投机风潮最猖獗的地方。

采访:趁人民币刚刚发行,还没有站稳之机,一些投机的资本家,就拿银元,来收我们的人民币,过去我们刚一开始人民币一百块可以换一个银元,过了第二天就变成七百了,再过了一天,1100才能换一个银元,人民币就等于贬值了。站不住脚,大家就不愿意要人民币了,就要银元,对于新生的政权是个极大的威胁。这应当说是最严重的问题。人心惶惶。

解说:重新收拾旧山河的重任落到了陈云的肩上。陈云决定对投机势力采取强硬的手段,查封证券大楼,抓捕一批投机金融大鳄,银元之战初战告捷。

然而银元之战后,投机家转向大米,纱布和煤炭行业,上海出现了煤、粮两荒。陈云决定统一全国力量支援上海。

采访:调运物资,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行政手段的,陈云同志也唱过空城计,就是在天坛,拿席子围粮垛,一搞粮垛消息就走漏了,这粮食多阿,粮食一多她吃进来了,怎么出手。所以说,你这边粮食越多,他越紧张,我们把各种物资准备好,然后在市场上同一个时间,统一抛售,江南的大城市,上海,武汉,统一抛售,刚一开始资本家还没闹明白,还往里吃,吃了一段以后发现不对了。吃不了了,我们都挂牌,大米阿,挂牌,三天以后的牌都挂上,一天比一天的价格低,资本家紧张了,你怎么还利息,所以有的人破产了。用了很短的时间,城市的经济就稳定下来了。

解说:银根抽紧,囤积物资贬值,资金周转不灵,投机势力纷纷破产。陈云指挥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大获全胜。

采访:应该说上海的那一仗是最漂亮的一仗。后来毛主席曾经说过,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没想到共产党完全按照用经济的办法,一下子把问题解决了。

马鼎盛: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陈云是处理麻烦的能手。不管是在陕甘宁边区,还是在东北解放区,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全国财经工作,陈云在复杂的形势面前总能妥善应对,体现出善谋大事、善于打“大算盘”的本领和气度。毛泽东很赞赏他这一点。1950年,薄一波说陈云主持中财委工作很得力,毛泽东当场拿起笔来,写了个“能”字。这正是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叙述刘备夸奖向宠的用语:“先帝称之曰能……”

然而在建国之初,一些怀疑共产党治理能力的中外人士说:“共产党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有人甚至扬言:“共产党军事打100分,政治80分,经济得零分”。他们没想到共产党也有陈云这样的红色掌柜。上有周恩来,左右是李先念、薄一波、习仲勋,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陈云在中共八大当选中央副主席。

马鼎盛:新中国建立后打朝鲜战争,被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经济封锁,国防建设靠向苏联“一边倒”。毛主席曾感慨道:我们连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台拖拉机都不能造。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国策。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由陈云主持:实行计划经济,统购统销。

1957年底,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提出;苏联15年超美,我们15年超英国。半年后,毛泽东批示;只要两年,钢产量2500万吨,就赶上英国。1959年春,发现“以钢为纲”搞人海战术大炼钢铁失败;陈云建议把炼钢指标降低500万吨,毛泽东勉强批准。

1955年7月,毛泽东嫌农业合作化速度太慢,批评邓子恢象“小脚女人”。经济工作中急躁冒进的人受重用。

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说;到1967年,粮食产量可能增产200%。在各地浮夸风劲吹时期,农业战线上的高产“卫星”不断升天。毛泽东视察河北徐水县说;你们打这么多粮食,吃不完怎么办?其实从1959年到1961年,中国农村饿死三千万人。陈云建议“包产到户”,让农民有口饭吃。

大跃进中 毛泽东评价:现在看来真理在陈云手里

采访:毛主席想调动积极性,搞大跃进,从农村开始,后来头脑发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毛主席看农民这么积极,搞得很快,第1次5年计划,搞得挺顺利的,有点乐观,就提出来,那个时候农业最缺粮食,工业最缺钢,说钢产量能不能搞一点,58年计划钢产量635万吨,毛主席说再高一点,各个地方掀起高潮,各个地方往上报,加起来爆了,加起来700万吨,毛主席就跟搞冶金的说,能不能翻一番。搞冶金地说行啊。但是炼钢,矿从哪里来,开新的煤矿铁路从哪里来,当时炼钢也达不到,就算达到了,这些配套的也达不到,你还得增加工人,就要增加粮食,都没有想,定下来了,这就搞坏了。

解说:以钢为钢,大炼钢铁,严重打乱了国民经济应有的比例关系,而依靠落后的生产技术,土法上马炼出的钢质量也得不到保证。1956年,周恩来,陈云提出来要反冒进,陈云多次深入到农村和企业调查,对大炼钢铁造成的损失忧心忡忡。

采访:到了57年反右派斗争,毛主席就提出来,你们要反冒进,我要反反冒进,反这个反冒进,反冒进给人民群众泼了凉水,然后又由这件事,扯到政治设计院。

毛主席说话很不客气,右派在向你们招手,一抛把你们抛得离右派还有50米远,右派是敌我矛盾,你想象这个话说得很重,那个时候李先念睡不着觉,吃安眠药,他也有份,都是搞经济工作的,在这种情况下,把过去的财经领导小组撤了。

解说:面对全国各地不断高涨的冒进做法,陈云则是尽可能采取降温和补救的措施。

采访:59年,还是大跃进,庐山会议之后,劲头更高了,订钢产量3000万吨,59年3000万吨,陈云是个很求实的人,思想特点,他跟我讲过,那个时候西安放卫星,能炼钢了。和小平到西安,他问冶金专家,拿风箱能不能练出钢来,冶金专家说不行,炼钢要1600度,最低了,风箱拉不到这个温度,陈云心里有数。他很听专家的意见,毛主席就在小会上问,3000万吨怎么样,陈云说恐怕很难做到。

那个时候毛主席头脑也开始冷静了,真理往往在一个人手里,现在看来真理就在陈云手里。

解说:在确定1959年的钢铁指标的时候,陈云逐项核实,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询问,经过各方面考量,最终将钢铁指标定为,钢1300万吨,钢材900万吨。正如陈云的估计,1959年的钢铁产量实际完成了1387万吨,钢材897万吨。

1960年开始,由于大跃进和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陈云再次临危授命。

采访:这个时候因为太困难了,但是既然都要求陈云来干,结果他一搞,3年时间恢复了,几招,一个是2000万人下去,下去以后,节省了商品粮,自己还生产,还有抑制通货膨胀,当时货币流通130亿,实际只需要70亿,多出来60亿,如果不把多出来的收回来,物价肯定是要涨的,怎么收,搞高价糖,高价饭馆,有低价格的,也有高价格的糖从哪里来,进口,把钱收回去,保证干部的健康,保护干部骨干,农民可以休养生息,少征购。否则大家就一盘死棋。

解说:进口粮食,动员城市人口下乡,缓解了农业困难和粮食紧张的局面。高价食品,增加了人们的营养,又缓和了矛盾,更重要的是回笼了多余的货币,避免了通货膨胀。

为恢复农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陈云提出放宽农村政策,实行分田单干,包产到户的做法。然而最终因被认为是瓦解农村集体经济而被批判。

马鼎盛: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热潮中,高指标脱离了实际,陈云多次劝毛泽东估计民生,反被毛泽东批评他离右派只有50米。1958年在南宁会议上,毛泽东批评周恩来、陈云的反冒进说:“就只有陈云懂经济,我就不能领导经济?”1959年陈云再次向毛泽东提出实现过高目标的四大危险:基建不是一盘棋;运输力量不够;电力不够;化学材料不够等等。后来毛泽东承认“真理有时在一个人手中。”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央被迫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止“大跃进”,挽救频临崩溃的中国经济。1962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才有“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的话,点名请陈云出任中共中央财经小组长来收拾“大跃进”的残局。

毛泽东评价陈云是“老右倾”,开放改革后陈云的“鸟笼经济”却显得“左”了。1982年陈云解释“鸟笼经济”概念;市场是鸟,而计划则是笼子,“笼子大小要适当,但总要有个笼子”,“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

下一页:陈云否定文化大革命:彭德怀是人不是鬼 康生是鬼不是人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