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人民币将与美元抗衡 变储备货币需政府推动

2013年11月04日 14:34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可兑换,还有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实际上是不同的概念,是一个三阶段的概念,第一阶段就是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是实际上人民币在贸易项下,资本项下逐步的开始开放;第二阶段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就相当于人民币已经完全放开,资本项目下面可以自由流动,人民币也可以自由兑换;第三阶段实际上是人民币的可能是更高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就是人民币成为世界的一个储备货币。

凤凰卫视11月3日《一周财经新趋势》,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柯萱:各国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断升温,今年以来,中国和多个国家频密的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有分析认为,人民币很有潜力成为下一个世界储备货币,究竟人民币国际化将如何发展?储备货币的地位又会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呢?今天我就与您对话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女士,我们来听听他的见解。

解说:胡一帆,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美国乔治城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美林证券副总裁及策略师,并在世界银行、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等多家机构担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吴柯萱:好,胡博士,我们知道最近人民币所谓国际化的进程,应该说有很大的步子,我们知道大概美元、欧元、英镑三大货币里面,我们现在已经跟两大主要货币签订了互换协议,这个对于我们所说的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有多大?

胡一帆:我们认为呢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就是人民币可兑换,还有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实际上是不同的概念,那我们认为实际上是一个三阶段的概念,第一阶段就是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是实际上人民币在贸易项下,资本项下逐步的开始开放。

就是逐步的开始可以自由的兑换,然后就是有更多的和国际间资本市场的接轨,那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就相当于人民币已经完全放开,资本项目下面可以自由流动,人民币也可以自由兑换,所以这个相当于完全是一个国际的货币,那我们觉得这个也是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实际上是人民币的可能是更高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就是人民币成为世界的一个储备货币。那至于走到二阶段到三阶段,到第三阶段,那这个可能就是一个战略问题,我觉得不是说是会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会牵涉到两个意愿的问题,第一就说国际社会愿不愿意持有人民币作为它的储备货币,因为这个储备货币不是你硬要叫做别人拿在手里他就拿在手里的,就是说他在贸易结算当中,他选择的这个优选货币是什么?

第二个就是说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也会带来就是很大的收益,但同时有很大的风险,风险包括比如说你对货币政策的失控,那中国愿不愿意承受这样的损失,那所以我觉得是个综合考虑的过程。

解说:储备货币,即是只被多国政府或机构大量持有,作为外汇储备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石油,黄金等商品的贸易时,也常常使用储备货币来计价,历史上,英镑、法郎和德国马克都曾经成为储备货币,而直到二战之后才出现了单一的储备货币美元。

吴柯萱:虽然做了这么多的货币互换,我们跟全球几十个国家做了,但是好像真正的使用效率不高,就是在2010年的时候,香港金管局是用了200亿的额度,然后韩国可能启用了六千多亿,您怎么评价这个事情?

胡一帆:我觉得就是货币互换协议实际上对市场的一个稳定性的作用,并不是说要用它才会真正的就说,比如说才是要有用,因为我觉得实际上在日常的贸易当中,或者在货币清算当中也不见得一定会用到,但最主要的就是说如果一旦发生,比如说金融的动荡,什么世界格局的变化之后,那至少我会起到一个就说,类似储备货币这样稳定的作用。

这个我们也可以看到,就是刚才讲到人民币,比如说成为储备货币,在国际的进程当中,我们可能可以看到,比如说欧美的例子,比如说欧洲,比如说大家现在总是在考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不要让人民币就是政府推动成为储备货币,因为储备货币来看的话,它实际上最主要的好处就是说它会带它,对于它的国际收支的平衡有一个巨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它会产生巨大的铸币收入,并且它的融资成本非常低,可以很便宜的在全球进行很便宜的融资,来促进国内的发展。

吴柯萱:这个弊主要是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一帆:弊主要体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说经济政策的这个外汇渠道被弱化,这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就是说这个政策,就是一旦成为储备货币之后,大家都想拥有你的货币,那你的货币就不可避免的要汇率上涨,汇率上涨就会削弱你出口的竞争性,那就产生国际贸易收支的逆差。所以美国的话,你看也是常年累计的逆差也是非常痛苦。

那第二,因为比如说在储备货币当中,那当然知道就是你的货币政策开始失效,比如说像弄一个比较紧的货币政策或者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随着这个货币的外流,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这个央行可能要发更多的货币,比如说来保持一个低的利率,来促进自己经济的发展。

第三个对财政政策上有很大影响。因为作为一个储备货币来说的话,实际上全球都希望拥有你的货币,实际上就让你的融资成本变得非常的低,所以就会造成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过度的举债。

解说:事实上没有一种货币可以长期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根据瑞士银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经理中超过半数认为,美元正逐渐丧失储备货币地位,未来25年内,将可能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及人民币共同承担储备货币的功能。

吴柯萱:那刚才您说到美国,很多人说金融危机以来,就是一个去美国化的好时机,就是美元的货币霸主地位如果动摇的话,然后很多人说中国实际的黄金储备,可能是官方公布的数据的两到三倍,就为了抵御这种美元如果崩盘的这种可能。那您觉得这个去美国化,就所谓的美元的,如果是储备货币地位的这种丧失,到底有没有可能对中国来说是影响?

胡一帆:我觉得是这样的,现在还没有一种货币能够和美元直接形成对抗。在今后如果有可能,可能也就是人民币,所以我们刚才在说。

吴柯萱:欧元也不可能?

胡一帆:欧元还是不行,欧元的话就是说它在经济结构,因为中国有这个优势。第一它是非常大,它有国内的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然后它的出口的量非常的大,并且就是说它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又有现在比较向上的经济发展的前景,所以它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

刚才我们也讲到,确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中国来说,就是它为什么要选择成为储备货币,因为现在的中国确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我们有3.66万亿的外汇储备,那全球最高。那实际上现在外汇储备基本上都在新兴国家当中,新兴国家当中加起来就是占有了全球70%的外储备,但是黄金储量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分散投资风险,只占了不到10%。所以今后的话,对这些国家来说,确实有一个对于黄金巨大的需求,这也是我们前段时间判断就黄金在今后几十年可能,都会成一个缓慢向前的趋势,但是这个仅仅黄金是不够的。大家都知道这个数量是有限的,最终你还是得找到一个货币能够保值。

那现在我们看所有的储备货币,实际上都是相对中国在贬值,那唯一你能做的就是你自己成为储备货币。那我们觉得可能中国成为储备货币要分三步走,就是第一步在短期还是要比较谨慎。因为中国现在还是比较依赖外汇渠道的。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比较依赖出口,并且就是说中国的话,现在全球也是一个货币站,所以就是对货币政策的这个把握还是比较重要,所以第一步的话,可能要谨慎从事,就是审慎的开放资本帐户。

第二阶段就是在中期的话,实际上就是要发展区域性的货币,你现在可能知道就是根据在美国一个非常有名的智库叫彼得森智库,他们在2012年的研究,就是东亚和东南亚的十个国家当中,七个国家已经把人民币作为基础货币,它与人民币的关联性要远远高于美元和欧元,甚至要高40%。所以这说明人民币在这个区域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吴柯萱:区域应该说人民币已经达到了可能是第一大贸易。

胡一帆:对,这是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同时还要发展服务贸易,还有非商品贸易,还有高科技。那为什么要发展这个呢?这样的话,它就可以减少对外汇渠道的依赖。到第三个阶段就是说人民币完全自由开放之后,那外汇渠道不可避免的要被弱化。那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人民币要构建好一个架构来抵御这样的风险。

《一周财经新趋势》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吴柯萱

首播:周日13:55—14:35

重播:周日19:00-19:45 周一01:40-02: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马丽] 标签:储备货币 人民币 美元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