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卫视 > 活动专题

2017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嘉宾:生态保护工作者王克举


来源:凤凰卫视

00
王克举——中华文化人物候选人,鹤类摄影、研究与保护的传播者。多年来,他怀着紧迫感重点对扎龙丹顶鹤和昭通黑颈鹤进行抢救性拍摄和研究。从不惑之年到花甲白发,王克举就像苦行僧一样,执着地坚守着他心中弘扬中华鹤文化的梦想、责任和担当。2017年,因其对中华鹤文化的卓越贡献,获得2017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王克举——中华文化人物候选人,鹤类摄影、研究与保护的传播者。多年来,他怀着紧迫感重点对扎龙丹顶[详细]

2017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嘉宾:王克举鹤类摄影、研究与保护的传播者多年来,他怀着紧迫感重点对扎龙丹顶鹤和昭通黑颈鹤进行抢救性拍摄和研究。他是生态保护工作者,鹤类摄影、研究与保护的传播者—&

2017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嘉宾:

王克举 鹤类摄影、研究与保护的传播者

多年来,他怀着紧迫感重点对扎龙丹顶鹤和昭通黑颈鹤进行抢救性拍摄和研究。他是生态保护工作者,鹤类摄影、研究与保护的传播者——王克举。从不惑之年到花甲白发,王克举就像苦行僧一样,执着地坚守着他心中弘扬中华鹤文化的梦想、责任和担当。2017年,因其对中华鹤文化的卓越贡献,获得2017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20年来,他执着于鹤类摄影、研究、保护及鹤文化传承,先后出版多部丹顶鹤专题研究与传播的摄影艺术专著。

他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当,在扎龙创建了世界唯一的鹤生态文化景观——梦鹤苑•王克举鹤类摄影艺术主题公园。

他在中国创建了首个由个人投资的鹤类环保组织---“梦鹤苑鹤类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他追踪7年拍摄《梦鹤与云鹤—--丹顶鹤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旷世爱情,堪称千古绝唱,催人泪下。成为“拍出丹顶鹤灵魂世界第一人”。

为了追求鹤的艺术形象的极致高雅和永恒价值,他始终坚持使用120专业胶片拍鹤,这在世界上目前是极为罕见的。

不遗余力传播正能量

1959年出生的王克举有着与许多同龄人类似的经历。他当过知青,曾在央企机关工作过。1989年起还开设了一家印刷厂,效益可观。但在经营企业接触的人和事中,他深深感到,当代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做人、如何坚守道德底线,强烈的忧患意识使他陷入了焦虑之中。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中国的海伦•凯勒”——齐齐哈尔市的司晶女士。

此后,王克举开始不遗余力地宣传司晶的事迹。6年时间,王克举奔波在全国各地,为她策划了上百场演讲,并自费编辑出版了4本宣传司晶精神的书籍。

2002年6月,为纪念和宣传养鹤女孩徐秀娟,王克举策划发起,并与中华环保基金会共同承办了纪念徐秀娟殉职15周年《一个真实的故事———仙鹤姑娘摄影展》。这次活动共制作150块展板,其中有王克举的丹顶鹤摄影精品100幅。王克举说他希望通过这些励志的故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养鹤女孩徐秀娟为寻走失的天鹅溺水牺牲

传奇般的拍摄经历

说起摄影和后来与鹤结缘,王克举有说不完的传奇经历。王克举从迷上摄影到成为著名摄影家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这被业内人士广泛称为“具有传奇色彩”。

1999年秋,在陪朋友到扎龙游玩时,王克举“突然间领悟了丹顶鹤的美”,这也是他第一次把镜头对准丹顶鹤。此时的扎龙天高水阔,大气磅礴。在蓝天阔水之间,丹顶鹤或优雅漫步,仰天高歌,万千姿态令王克举无限感动和深深震撼。从此,仙鹤就成了他的知音和另一个自我。从此,他找到了与大自然沟通的载体,开始了与鹤共舞的摄影生涯,创造了令人吃惊的辉煌。

王克举是一条道跑到黑的人。他在丹顶鹤繁殖地—--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其他迁徙越冬地跟踪、观察、研究丹顶鹤,用镜头记录丹顶鹤。常年栉风沐雨,寒来暑往,几番千金散尽,却百折不悔。他千余次深入扎龙拍摄,一辆完好的汽车因此而报废。用了6万多张专业胶片,从中精选出丹顶鹤不同季节、气候、生长期和不同宏观、微观的瞬间,编辑出版了《丹顶鹤•艺术典藏版》《丹顶鹤•生态典藏版》《丹顶鹤•艺术典藏大型版》等多部丹顶鹤科研与艺术专著。

克服万难创建梦鹤苑

为弘扬鹤文化、宣传鹤类生态保护,2001年,他卖掉盈利企业,倾其所有在扎龙创建了“梦鹤苑•王克举鹤类摄影艺术主题公园”。在创建梦鹤苑期间,王克举的母亲和长兄接连离世。在巨大的打击下,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造福子孙的远大梦想和坚定信念,他顶着各种压力,于2002年8月终于完成了“梦鹤苑”的创建并开园。

主题公园占地180亩,建筑面积2500多平米。主题公园堪称艺术殿堂和科普基地,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丹顶鹤鲜为人知的神秘世界。公园设7个鹤类保护科普摄影艺术馆,分为丹顶鹤的生境与食性、特征与梳理、鸣叫与争斗、跳舞与求偶、繁殖与哺育、飞翔与迁徙等。目前主题公园已成为齐齐哈尔的文化标志、鹤文化研究基地和大中小学生的环境科普与艺术教育基地。

为保护鹤和研究鹤文化坚守着

除了对丹顶鹤的热爱之外,目前王克举也在为保护保护黑颈鹤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着。

2002年冬,王克举第一次来到云南昭通拍摄黑颈鹤,便被大山包和黑颈鹤强烈地震撼,他称这里是“仙鹤仙境”“最后的香格里拉”,他因而魂牵梦萦,深深迷恋爱上大山包。为此,他克服了许多困难,坚持16年在大山包拍摄研究黑颈鹤,有5个春节在山上度过。冬季拍鹤条件异常艰苦,初去时,当地没电、手机没信号,白天经常吃几个土豆果腹。住在村里农民家的仓房里,没有取暖设施,晚上睡觉连衣服都不能脱。

王克举热爱昭通,把昭通当成第二故乡,16年来为了黑颈鹤呕心沥血,吃尽千辛万苦,并一直不遗余力的宣传昭通宣传黑颈鹤。他将所拍的世界顶尖水平的黑颈鹤作品,无偿提供给国际鹤类基金会使用、发表,在国际上宣传推介昭通。

十余年前,他曾努力利用各种机会和不同渠道积极宣传,推动丹顶鹤成为“中国国鸟”。在国鸟评选活动中,丹顶鹤以高票名列第一,数十个候选鸟中黑颈鹤却榜上无名,其主要原因是国人缺乏对黑颈鹤的了解。

“丹顶鹤生活在平原,是平原的旗舰物种,黑颈鹤生活在高原,是高原的旗舰物种,将这两种鹤定为国鸟,即有利于保护平原生态,又有利于保护高原生态,其保护濒危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义十分重大,同时还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丹顶鹤分布在汉族地区,黑颈鹤分布在多民族地区,尤其是大部分分布在西藏,将黑颈鹤定为国鸟,更加彰显民族团结和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王克举说,“保护鹤就是保护他们的栖息地。”这就是他要保护鹤的意义所在。

为了一份责任坚持20年

近年来,大山包的环境急剧在变化,王克举怀着紧迫感进行抢救性拍摄。为筹集拍摄经费,他不惜低价处理了朋友赞助的一辆崭新越野车。仅2016年就拍摄100余天,拍了800多个120专业胶卷,4台相机全部用坏,体重减了近20斤。他从小就有气管炎病,背着沉重的器材在山上爬上爬下,时常因缺氧累得几近昏厥,膝盖因此受伤至今没有痊愈。

人的一生能做好一件事都不容易,而王克举却干成了两件事,他将丹顶鹤的摄影艺术、黑颈鹤的摄影艺术推向极致,为人类留下了两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但在他看来,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他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鲜活的鹤类艺术形象呼唤中华鹤文化的回归、弘扬和光大,尤其是代表中国人精神的鹤的高贵圣洁品格。

“当一个人意识到他是无可取代之时,他就会意识到自己身处于世所背负着的责任,他就会将这份责任发扬光大。”正是这么一份责任,让王克举坚持了20年。

“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凤凰卫视发起,旨在“表彰文化先进,促进社会进步”。这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年度人物评颁活动,表达倡导人文精神为己任的信念,向“中华文化人物”的坚守与传承致敬。

2018年1月10日,“2017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将在深圳举行。届时,这些候选人将荣登“2017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舞台,分享他们的心得感受,共同接受世界的喝彩。颁授典礼将由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向全世界华人观众播出。

[责任编辑:印丰晔 PV094]

责任编辑:印丰晔 PV09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undefined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