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少林出身 开国大将:许世友在烽火年代的江湖血性


来源: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10月24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1967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年的日子,也是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的神经都是极度敏感的,

“四人帮”的眼中钉

摘自《许世友同志生平》:十年动乱中许世友同志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反对夺权,重视保持部队稳定,林彪、“四人帮”视他为眼中钉,阴谋将他打倒,由于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他才幸免遇难。

解说:在“四人帮”里许世友最反感的就是张春桥,他曾这样形容张春桥。

许世友笔录:戴眼镜,提皮包,能总结,会提高,论思想一团糟,打起仗来往后跑。

解说:确实张春桥在“四人帮”中属于末等角色,论地位不如王洪文显赫,论身份不如江青特殊,论战功更比不过林彪,但是他老谋深算,藏而不露,总是在背地里给人捅刀子,许世友就没少吃这种亏。1968年底,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里程碑式的大桥的建成少不了时任江苏革命委员会主任的许世友的大力支持,许世友在任江苏革委会主任期间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建桥大会战,把全省最优秀的模板工都集中到大桥工地,施工紧张阶段,他还把整团整团的工兵部队调上去,日夜施工,终于在1968年国庆节前夕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奇迹。当时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还专门对此拍摄了纪录片,要在全国放映,但是许世友一直没看到,不久许世友到北京开会,张春桥主动凑到许世友跟前,阴阳怪气地说。

张春桥笔录:许世友同志啊,你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典礼和庆祝大会上的镜头很突出嘛,你是想在华东搞“以我为中心”想当“华东王”吧?

解说:许世友一听毫不客气地厉声回击。

许世友笔录:放你妈的狗屁,你别血口喷人,你才想搞“以我为中心”,想当“华东王”呢!

解说:张春桥本就理亏,他看到许世友虎着脸骂声不断自知再说下去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就灰溜溜地走开了。虽然他当面不敢顶撞许世友但是他却暗地里指使有关部门不准播放这部纪录片,不过一部小小的纪录片播不播,对于性情中的许世友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许世友笔录:这次打仗,小平同志点了我和杨得志的名,部队有二三十年没有打仗了,不打则已,打一定要打好,不打好是不行的。

解说:1979年2月17日中国对越反击战爆发,这次作战分为广西、云南两线作战,许世友被任命为广西方向的总指挥,反击战全面打响之后,广西方向部队展开的不是很顺利,推进速度比云南方向要慢,为了鼓舞士气,严正军纪,许世友下达了著名的《十杀令》。

许世友笔录:十杀令,畏缩不前者杀,临阵逃脱者杀,见死不救者杀,贪生怕死者杀,投敌叛变者杀,延误战机者杀,违抗军令者杀,泄露军机者杀,谎报军情者杀,动摇军心者杀。

解说:这杀气腾腾的十条军令至今听来都是让人心头一震,在《十杀令》的震慑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只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就攻占了越南的北大门谅山、广源等地,直逼越南首都河内。

晚年回归田园

摘自《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能够把一座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精巧别墅,改造成一个菜苗青翠,鸡鸣狗吠的农家大院,这恐怕只有许世友能够做到。

解说:20世纪七十年代的许世友可谓身居高位,但从他的好恶以及生活习惯中人们还是不难发现他骨子中的那份农民情结以及勤俭节约质朴等传统的美德。身为大军区司令,他常常挽起袖子和工作人员一起开荒种地,他说参加劳动既能保持本色又能锻炼身体还能有所收获,是快乐的享受。他在南京住中山陵八号,这里原是国民党行政院长孙科的别墅,是一个很大的院落,许世友带领工作人员把其中的空地开垦出来种上了庄稼和瓜果蔬菜,砌起猪圈鸡舍养猪喂鸡,还在楼后的鱼塘里放养了鱼苗,在工作之余,他和工作人员一起管理庄稼,喂养家禽,撒网捕鱼,尽情地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后来许世友被调任广州军区当司令员,他在广州的住所是留园7号,原来是接待中央首长的地方,三面环水,楼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微风乍起之时一阵婆娑之声,楼前是一片规整化一的草地,那草地经过花工的精心打理就像平铺的一张柔软的绿色地毯,花工们还在草地上栽培了各色花卉,可谓姹紫嫣红,院落里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风采各异,这里的环境即便不是巧夺天工,人间仙境也绝对是优雅怡然。可许世友进入留园7号后东瞅瞅,西瞧瞧,又背着手绕楼转了几圈,把所有工作人员叫到一起说楼后的竹林圈起来养鸡,水里面养鱼,草坪开出来种菜,楼顶上搭棚养鸽子,就这么定了,你们抓紧行动,说完他自己慢慢踱步回楼上,工作人员怎么也不敢相信要把这优雅的环境毁掉去种菜养鸡。一个星期之后,风景如画的留园7号被白菜、辣椒、茄子、大豆高粱所覆盖,而许世友面对满院的粮食和蔬菜心情好到了几点,本来就很阔的一张大嘴更是笑得合不拢,他围着菜地转来转去嘴里不停地重复着一个字,好好好。

许戈辉:盛夏的广州暑气浓烈,而留园7号的庭院内却是地肥苗壮,菜地里刚上的大粪被太阳一晒,粪水蒸腾,臭味扑鼻,有一天军区一位首长偕夫人来拜访许世友,菜地是他们进门的必经之地,路过菜地时那位首长的定力还算不错,顶着臭气,强作镇静,脚步也算平稳,而首长夫人显然受不了这种刺激,掏出手帕捂着鼻子小步跑过菜地,恰好这一幕被许世友看在了眼里,他不高兴了,张口就说你这个臭资产阶级分子你以为你干净,你也是一肚子屎,尖酸刻薄的话直羞得这位夫人满脸通红,无地自容,不过这件事情发生后,到许世友家去的客人再也没有人敢做出轻率之举,大家都憋足了气,边走边俯视着菜苗,一副充满敬意的神情,这就是性情中人许世友。

许世友笔录:许光:邮去现金50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我今年七十四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了,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准备。许世友。

解说:这是1979年10月22日,许世友写给儿子许光的一封信,信里明确表示他死后不愿火化,不愿火化的原因就是他想死后跟你母亲合葬在一个墓穴,许世友14岁那年失去了父亲,当年家中的八个兄弟姐妹只有许世友一个幸存了下来,所以许世友从小就十分孝顺母亲,在河南新县许世友故居门前有一条“孝母路”,许世友三跪慈母的故事在这里成为人们教育儿女的美谈,1932年许世友离开大别山临走的时候母亲硬把仅有的几个鸡蛋塞到许世友怀里,在即将迈出大门时,许世友转过身朝母亲跪下,发誓说活着不能伺候母亲死后一定要埋在她身边,许世友第二次跪拜母亲是在1947年他指挥济南战役时,当看到母亲颤巍巍的苍老模样许世友当着部下的面一下子跪倒在母亲面前。许世友第三次跪拜母亲是在1957年他思母心切,便请了假回家乡探母,一到家看到大门上了锁,许世友知道母亲又出去劳作了,便沿着小路去找母亲,他看到母亲背着柴草走过来于是又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喊道,娘,您受苦了,旁边的父老乡亲都很感动,于是将这条小路命名为“孝母路”。

火化倡议书:凡是赞成火葬办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请在后面签字,凡是签了名的,就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实行火葬。后死者必须保证先死者实现火葬的意愿。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皇牌大放送》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21:40-23:00  

重播时间:(周日)06:30 15:50

[责任编辑:汤翩翩]

标签:许世友 毛泽东

2015-10-24皇牌大放送 尊前谈笑人依旧——许世友影像记忆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10/24/7644d7d8-5d78-47c7-8406-988675ac9988.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