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少林出身 开国大将:许世友在烽火年代的江湖血性


来源: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10月24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1967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年的日子,也是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的神经都是极度敏感的,

凤凰卫视10月24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1967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年的日子,也是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的神经都是极度敏感的,谁能在国庆的时候登上天安门,谁没有出现在天安门,甚至连出席国庆的人站在什么位置,都是有特殊意义的。这一年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和一个人谈话近半小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个人就是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上将许世友。2015年10月22日是许世友逝世30周年,许世友一生传奇也一生辉煌,他是一位战功卓著的猛将和卓越的指挥员,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他都以其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性格赢得无数人的尊敬和热爱。

许戈辉:说起许世友很多人都知道他自小离家到少林寺学习武艺的经历,有一次许世友和战士们一同看完电影《少林寺》,有战士问他在少林寺练功是不是真的像电影里演的那么苦,许世友给大家讲了一个少林寺里的考试科目,“贴壁”的故事,贴壁就是在墙上钉几根很短的木桩,参加考试的人要侧着身子紧贴墙壁,全身绷直,在木桩上睡几个晚上不掉下来,如果打磕睡或者身子发软掉下来就不合格。我当时年少体轻,咬咬牙就过关了。

许世友笔录:功夫、功夫,那全是靠下功夫练出来的,景阳冈打虎的武松在少林寺练了六年,我在少林寺练了八年,比武松还多两年。

少林寺习武

解说:1905年2月28日,河南省新县许家洼一个农户的家里随着一连串响亮的啼哭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穷怕了的爹娘为他取名为“仕友”希望他长大后能多结交一些做官的朋友,改变穷苦的命运,由于在家排行老三,小名又叫“三伢子”。许世友出生的年代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为了糊口活命,许世友幼年时就跟着母亲讨饭,饿急了草根、野菜都往肚子里咽,年幼的许世友面黄肌瘦,常饿得站也站不起来。

许世友母亲笔录:三伢子小时候就死过好几回了,只是阎王爷可怜他不收他,每次喂点凉水便又活了回来。

解说:许世友家的村子山高林密,交通十分不便,常有土匪出没,为了保证安全老百姓请来了一位拳师,教大家习武练功,这位拳师教武期满,有意选几个徒弟去少林寺学武,许世友听说入寺不要钱还管饭就动了心。从此离开了家乡去嵩山少林寺开始了艰苦的学武生涯。许世友在少林寺的八年里虔心习武,而此时寺院外的世界中国政治格局变化纷繁。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五四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在苏联十月革的催生下,中国共产党处在诞生的前夜,1921年的春天,母亲病重的消息传到少林寺,许世友立即决定回乡看望母亲,可进少林容易想要出去可就难了,要么只能从后门偷着溜走,要么就打出山门,按照少林寺的规矩,全寺院一百多名师兄弟,分一二三门和后门,依次列队摆开,许世友从大门打进,连闯四关,最后从后门打出才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许戈辉:人们称许世友为徐和尚,而事实上许世友进入少林寺后想到日后要回家孝敬母亲,便不可受戒为僧,只是在少林寺做了一名杂役,专干那些打扫卫生、烧火做饭的杂活,由于许世友不肯受戒师傅一直生他的气,也不教他习武,许世友只好一边干杂役一边偷偷地看师傅们练武,许世友悟性高又能吃苦,常常半夜三更起来练功,三年下来他的武功竟然比那些专门跟师傅练武的武僧还要高,他的举动感动了师傅,师傅终于正式接纳许世友为弟子,向他传授少林真功。

许世友笔录:我在少林寺练了三年铁砂掌,第一年五个指头伸直,能穿透一桶黄豆,第二年能穿透一桶小米,第三年能穿透一桶沙子,铁砂掌练成了,抓人一把肉叉人五个洞。

解说:世人皆说许世友武功盖世,称其为真正的少林豪杰,红军时期许世友留下了许多借助武功带领部队打胜仗的故事,在红军长征时,许世友率领的骑兵师到了云雾寨,这里是红军北上通往甘南必经的咽喉之地,这个寨的寨主武功高强,误以为红军要来抢他的地盘就摆下了比武擂台,要红军打下了擂台才能从山寨通过,红军派上几位队员打擂但都不是寨主的对手,连连败下阵来,而此时刘湘大军正日夜兼程追袭红军,如果再拖延下去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时许世友跳上了擂台,两人各自施展武艺,许世友不断变换拳路,使出了少林真传“十八罗汉拳”,打得寨主眼花缭乱无还手之力,许世友顺势把寨主举过头顶在台上旋了十几转,然而,许世友并没有把寨主抛下擂台,而是轻轻把他放在擂台上,向他抱拳致歉,这一下子让寨主既惭愧又感激,他佩服许世友的武功,更敬重许世友的武德。许世友注重练功习武,尤其推崇武功在战斗中的作用,他常说练功习武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提高杀敌的技能。红军时期缺少武器弹药,为节省子弹许世友常常在阵地上跟敌人拼大刀,他当师长时除了常规武器外还给全师官兵每人配备一把大刀,他亲自担任教练,把少林刀功中的杀敌套路传授给大家,被誉为“大刀团长”。由于杀伤太多他换了好几把大刀每一把都砍得卷了刃,缺了刀锋。

许世友笔录:一个敌军军官见状狂奔而逃,我紧追上去一刀砍下他的脑袋,因为大刀锋利加上用力过猛,那具没头的尸体居然还向前冲了几步才倒了下去。

对少林棍情有独钟

解说:许世友到了晚年,他的保险柜里仍然精心保存着两把大刀,不过不是红军时期用来杀敌的大刀,而是两把战利品,日本军刀。一直有传言说许世友到北京开会时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央领导表演过少林功夫,事实上许世友不曾在北京开会时公开表演过,但在私下里他经常为战士们表演,战士们一起哄许世友总是大大方方跳到一块大石头上双手抱拳大声说,同志们、战友们老徐献丑了,有时给大家表演少林拳,有时随手拿起一条长凳就飞舞起来,要是还不过瘾许世友还会搬起几百斤的大石头运足了气,猛地举过头顶快步绕场一周,战士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最让许世友引以为豪的是曾给毛泽东表演过少林拳,那是1952年,毛泽东到山东视察,许世友作为山东军区司令员随行,在专列上许世友应邀表演了一套少林拳,毛泽东很感兴趣,跟在后面一招一式地模仿,学得非常认真,多少年后毛泽东仍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他到浙江察还对浙江的随行人员说我喜欢运动,在山东还跟许世友学过少林拳。许世友一生习武,尤其对少林棍情有独钟,这都是因为当年许世友就是靠着一根少林棍打出少林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他的少林棍。尽管到了晚年,许世友已经不常练武,可是他还不忘把一根五尺来长磨得油光锃亮的少林棍立在床头,无论是对物还是对人,许世友始终保有着一份感恩之心。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许世友得以和毛泽东会面,当毛泽东见到许世友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问许世友的名字是哪几个字,许世友告诉毛泽东,小的时候父母给他按辈分给他取名叫“徐仕友”,“仕”是仕途的“仕”,是要做官的意思,但是后来他自己悄悄地把徐仕友的“仕”改成了士兵的士,心想着这一字之改,当个红军就名副其实了。站在一边的毛泽东笑了笑说我跟你商量一下再改个名字好不好?把这个“士”改成世界的“世”,这段由毛泽东亲自给许世友改名的经历一直让许世友颇为自豪。事实上毛泽东看好许世友,一开始多是因为张国焘的推荐,许世友能征善战又衷心不二,一直是张国焘的手下爱将,许世友甚至可以随意进出张国焘的卧室,里面的香烟和酒只要许世友想要的随时都可以拿走,而许世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管张国焘叫起了“老张”。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皇牌大放送》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21:40-23:00  

重播时间:(周日)06:30 15:50

[责任编辑:汤翩翩]

标签:许世友 毛泽东

2015-10-24皇牌大放送 尊前谈笑人依旧——许世友影像记忆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10/24/7644d7d8-5d78-47c7-8406-988675ac9988.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