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应助灾民树立信心 而非回顾创伤
2010年04月22日 12:03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内容提示:2010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遇难人数逾两千,举国哀痛,两年前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东海大学教授叶千荣,韩国大学教授金珍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陈福国,以及成都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邓红作客《听风录》。借鉴日本、台湾的经验,多方位探讨震后重建以及灾民心理辅导。

凤凰卫视4月21日《震海听风录》节目:震后关爱:日本和台湾的经验

以下为文字实录:

邱震海:欢迎收看《震海听风录》,中国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今天上午举国哀悼。在举国哀悼之后灾害重建如何进行?其中尤其是灾区的心理重建工作如何进行?正好是在两年之前的5·12大地震之后,我们做了一个有关的节目,就同样也是多震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日本和台湾的经验,对我们今天灾后重建有哪些启示意义。

邱震海:我们知道中国现在的救援工作已经进入第二阶段,那就是基本不在以救援生命为它的主要的特征,而是安置灾民同时心理辅导,重建家园等等。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就日本的经验而言,当救援工作进入到这个阶段,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叶千荣:我觉得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国家,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有20%是发生在日本。我自己在一个多月以前就有三、四次这样的三、四级的地震。

全球2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叶千荣:但是日本真正开始注意到在震后的对灾民的心理的维护,和长期的避难生活是在阪神大地震,尤其是在2004年,它得契机是在2004年日本中越地震的时候,死者的67个人当中,竟然有51个人是震灾之后,在避难所里因为精神上的衰弱,和悲观以及疾病而死去。所以就开始认真的研讨一个独立的,如何在震灾所里,让大家能够安度难关的文化和体系。

日安置灾民:建立管理委员会

叶千荣:这些东西都很具体,比如说,他首先在一个已经解体了的居委会系统下,重新以帐篷、体育馆或简易过渡住宅房,这三个新的住宅形态当中,建立新的管理委员会,选举精壮的骨干,做代表做负责人,然后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条例从起居、熄灯、配发食品的时间,到一系列具体问题。

保证食品公平均衡发放

叶千荣:比如说他们有一个这样的一个经验,当一千个灾民在体育馆,可面包只到了500个时候,他就不发面包。等后续的500个到了之后,再发面包。同时不断地向灾民提供最新的各种消息。还有一点就是第二阶段的志愿者团体的服务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

叶千荣:从刚才您所说的救助生命转为提供日常的细微的生活服务,出现了很多比如说免费理发队,免费用自行车运送货物的志愿者团体,还有修眼镜的,修假牙的、补胎的等等等等许多这样的生活团体。

孩童通过游戏可舒缓压力

叶千荣:再有一个就是对孩子们的心理维护,有一个例子就是震灾后,很多孩子一开始是非常的惊恐,时间过了几天之后,他们就会玩一些震灾乃至火灾的游戏,当时大人都感觉很受不了,可是心理医生说,让他们去玩吧。同时不勉强的做一些空洞鼓舞和激励。总之让他们暂时忘却震灾的记忆,其实是很重要的。

邱震海:你刚才谈到不勉强的进行一种空洞的一些口号或者所谓得辅导,这非常重要。

叶千荣:对。

邱震海:但是我想先切回到你刚才你说的第一个方面,您说日本一般在救灾以后的第二阶段,组织居民委员会,组织管理委员会。

叶千荣:对。

邱震海:然后进行调理等等,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可能相当程度上,比较符合日本的国民性格。

叶千荣:是的。

邱震海:我们知道日本的国民性格相对来说比较服从。

叶千荣:对。

邱震海:当然这个中国、日本同属亚洲家,那您觉得日本的这种相对比较服从,相对比较服从纪律,善于管理的国民性格,在目前中国的救灾进行当中,有多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震海听风录》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 4月21日 周三 19:20--19:55

重播时间: 4月22日 周四 06:00--06:35 11:25--12:00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石冰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