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千荣:日本崛起时代孕育侵华精神伏笔
2009年12月24日 09:5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冲突较多

邱震海:对,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国权和民权之间的一种对立,或者一种分裂状态。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无可否认,我们的举国体制对于整合我们过去两百年衰败的民族提升民族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替代作用,比较承认,它是有一定的时间性和阶段性的。而且与此同时,这种举国体制,已经日益显示出跟我们今天这种市场经济内在的逻辑,一种无非常深刻的悖论。

千荣兄,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国权、民权,当然日本在二十世纪上半年,十九世纪下半年,国权和民权之间对立,在日本二十世纪上半年已经尝到了苦头,1945年以后的日本,在这方面,有些什么样的一些处理的经验?

“民权”概念非现代市民概念

叶千荣:我觉得这个角度很有意思,首先我也一再曾经思考过,为什么明治维新而且自由民权运动在日本有过那样如火如荼的展现,后来还会走向军国主义。应该说民权这个概念,它不是真正的现代市民社会的概念,它听起来似乎非常具有召唤力,一个整体人民的权力。但是事实上一个民权复数的概念,它描绘了一个集团权力的实现,却未能带来一个个体的权力的保证,所以民权,它未能也无法实现现代社会的个人独立权力,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

未能实现现代社会个人独立权

叶千荣:而这样一种抽象的集体权力的民权,跟国权同一化之后,情况就有些明显。

邱震海:你讲的更加深一步,讲到国权、民权、人权,你认为民权最后落实到个体,落实到制度,民权是一个积极的概念。

“民权”应落实到个体权力

杜平:我觉得民权事实上应该落实到个体,如果没有落实到个体的权力,没有保障的话,事实上谈不上集体的权力,或者民主权。

叶千荣:我同意。

邱震海:我们刚才谈到的都是理论上的问题,最后还有几分钟时间,让我们脚踏实地的落实到我们脚下土地上,未来要走出这些,我们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操作,无奈的现实我们不用再谈了,看看未来,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几十年、几百年,如何切切实实,有哪些切入口?

叶千荣:我觉得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快,也就是国家的财富的增长非常高。这时候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在一个冷静的现实的心态下,更好的分配国家财富。在分配国家财富的时候,首先它会涉及到国家的目标的建立。目前我们都在谈崛起,同时最近又有一个大家热衷的话题“亮剑”,我觉得有必要可以讨论一下,崛起是否一定要亮剑。

崛起是否要“亮剑”?

叶千荣:当然军事上的落后,或者需要更新换代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铸剑、磨剑都是必要的。但是铸剑、磨剑之后,是否一定要亮剑,在这个软实力的时代,在这个如果能够使自己获得更多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的时代,我们崛起既需要自身实力的增强,也需要国际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邱震海:杜平,你的意见呢?

杜平:我的意见是这样的,中国现在确实在经济是一个巨人,但是这是一个比较跛脚的巨人。事实上,确确实实今天我们谈到的问题,精神的状态和提升,还有所欠缺。我个人认为,从哪些方面着手一个问题。

经济发展但精神状态有所欠缺

杜平:第一个,我觉得从政府到民间,特别是教育领域,都应该在这方面应该更多的重视一些。

政府及教育领域应引起重视

杜平:基本上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方面,在管理上应该既要管理好经济,也要管理好社会,这是一方面。

不应以政治说教代替公民教育

杜平:另外一方面,对个人来讲,既要管理好自己的技能,电脑科技一定要更好的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大脑,更好的智慧的思考问题。

不应以技能培养代替人文教育

杜平:不能够像过去一样,像政府说教代替公民教育,思想灌输代替信息传播,或者在教育方面用技能的培养,代替人们人文思想的教育。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但是必须要现在开始就要重视做到。

邱震海:在我们谈到这么多的时候,我觉得也许未来我们做节目可以继续延续下去,我觉得有两个要素是我们继续需要思考,第一个是思想启蒙,第二是整个的,我们今天谈的是亚洲的经验,我们还没有融合欧洲和美国的经验。记得德国当年产生希特勒之后,1945年之后,许多欧洲的学者在思考的时候,就说希特勒只能产生在德国,而不能产生法国和英国。

原因很简单,当年法国、英国有过人道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集体的一个精神上的洗礼,而德国当时完全没有,所以造成了一种民众精神层面的相对来说比较原始状态,和他的精神和军事实力强大之间一种巨大的反差。如何解决这问题,我想任何的比喻都是跛脚的,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不失为未来的中国有参考的价值。

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同时也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震海听风录》,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孔繁星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