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在法律上为平等关系
张亚中:第三个原则就是在这个和平协定的时候,基本上是展现未来大家怎么样走向,再回到,或者像胡锦涛先生讲的,复归统一这个路径,这是我提出的所谓两岸共同体的概念。也就是用搭桥建楼的方式,大家慢慢、慢慢的重新再回到一个中国的怀抱。
邱震海:好,这个两岸的,我们正在思考讨论当中的和平协定,未来到底怎么签,它的前提是什么?它的走向是什么。目前如果我们要签的话,它具体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哪些要点,以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哪些难点?
邱震海:两岸的政治对话如何展开,两岸如果要签署和平协定的话,这个和平协定应该包含一些什么样的内容,有关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请出两岸的两位嘉宾。首先请教郭教授,刚才台湾的张教授对您的观点,稍稍有一些自己补充的意见,他认为一个是和平框架,一个是和平协定。他认为如果要签订和平协定的话,还是从一些本质性的、原则性的问题来着手,您有什么回应吗?郭教授。
郭震远:我是这样看的,我们要来讨论和最后签署和平协议,首先我们要明确两岸关系到底它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两岸关系就其发生到今天六十年了,我想这个关系说到底,是四十年代中国内战的延续,或者说内战的遗留问题。
两岸关系本质:中国内战延续
郭震远:这就讲两岸是内战双方的关系,这是两岸关系最根本的特点。我们考虑签署和平协议就应该从这一点出发,而不是其他的。
和平协定:巩固发展两岸关系
郭震远:第二个,和平协议是个什么东西,起什么作用?我想和平协议应该说是在两岸关系得到明显缓解的情况下,把两岸关系的改善巩固起来,肯定下来,同时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一个基础和一个发展的前景,而不是说最终解决两岸关系的这么样一个成果。
和平协定非两岸关系终极之道
郭震远:所以我想从这两点考虑,对于和平协议,我本人的考虑,不要给予过广的这种内涵,也不要定出更高的目标。就是说和平协议签署,两岸问题就完全解决了,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过渡性的成果,而不是最终的成果。
邱震海:张教授您的意见怎么样?
张亚中:我基本上先同意郭教授的看法,两岸是一个内战的延续,就是说基本上我们在讨论两岸的和平协议,或两岸互动的时候,我们站在整个中国这个框架下来思考。所谓整个中国就是这个中国是包括了台湾和大陆,不是两方面任何一个政权所能够独享的。
和平协定在一个中国框架下签署
张亚中:换句话说,这个未来得和平协定是整个中国内部,在整个的框架之下,在整个中国的屋顶之下大家来签署的。
处理两岸问题应难易并进
张亚中:第二个我比较不太同意郭教授的看法,我认为说在我们来处理两岸问题的时候,其实应该是难易并进的,而不是先易后难。因为我们不能够回避一些要处理的问题,而去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在两岸这种高度政治互动的情况之下,我们也不要过分的期望这种所谓的低政治的东西,它可以转换成为一个高政治的东西。
也就是回到余克礼所长谈的那篇文章,我相信他的意思是说在两岸这种互动过程中的时候,其实双方面的人物都应该来尝试去引导,为两岸之间建立一个和平发展的框架。当然在我的文章我也提到这种和平协定并不是一个永久的协定,所以说它基本上只是一个确定两岸现在的政治定位关系,但是这个定位关系一定是趋向于整个往一个统合,一个一体化的方向去发展的。
和平协定须确定两岸趋向统合
张亚中:我觉得当这一个所谓的和平协定确定好了以后,我觉得也可以帮助和平框架它可以快速的发展,所以我一直主张说应该是难易并进,而不是所谓的先易后难。
邱震海:其实问题谈到现在,其实我们分别在谈三个不同的问题,一个是和平协定的前提,另外一个是它未来得走向,另外就是中间它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以我个人的浅见,我们先不妨来讨论一下,这个和平协定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我们在凤凰网上先做了一个民意调查,已经滚动了两天,我们调查的一个题目叫“两岸和平协定最关键的内容应该是什么”,给了三个选项。
第一个是两岸应该结束军事对峙,建立军事互信,赞成的网友达到18.64%。
第二是两岸的政治框架安排,其中包括中华民国的定位问题,赞成的网友占到最多数,达到73.2%,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第三是两岸的政治关系的一个走向,也就是或者是长期维持现状,或者是迈向统一,有关这一部分赞成的网友是最少,8.34%。
由此可见,按照凤凰网的网友,绝大部分认为如果要签订两岸政治和平协定的话,其中最关键的内容还是要确定两岸的政治安排,其中也包括中华民国的定位问题,对于这一点,二位有什么回应吗?郭教授,这跟您刚才所说的两岸关系是内战的延续,跟您的思维相符合吗,还是您认为您有些其他不同的意见?
郭震远:我觉得凤凰网做调查的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它内部,三个问题本身有着很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不是说绝对孤立。但是这三个问题它的情况,就是份量是有不一样的。既然是和平协议,我想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这应该是前提,是第一步,没有这个东西的话,它怎么叫做和平协议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