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记忆:重回南泥湾
2009年09月21日 14:4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南泥湾] [走读大中华] [杨锦麟]

正在加载中...

“大生产运动”成功 官兵主动交公粮

崔艳(南泥湾纪念馆讲解员):半山上,现在我们看到一片绿色,这都是退耕还林以后的成果。当年的这些山上种植的全部都是庄稼。七一九团战士在九龙泉,就保留现在我们看都是种植的是水稻。当年它开荒是26万多亩地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山上,这种平川地非常少,所以保留的平川地呢都是种植的是水稻。而当时亩产也并不是很高,就是200斤左右,已经算是很好的收成了。

解说:经过几年辛勤劳动,曾经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延安“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功。三五九旅从1941年开荒万余亩,收粮千余石,到1944年开荒26万多亩,产粮近4万石。这极大地鼓舞了边区的军民。三五九旅官兵不仅做到粮食、经费自给自足,而且积存了一年的储备粮,还首次向边区政府上交公粮1万多石。当兵不吃公家粮,并主动向政府上交公粮,这在世界军事史上是少有的。

馆长:运输队呢在陕甘宁边区周围建了40个骡马店,使他们的运输业呢在边区非常红火。

杨锦麟:人流物流都建立起来了。

馆长:都有了,把边区的土特产,比如说这个南泥湾的这个木耳呀,还有一些打回来的野鸡、野鸭、野猪啊,都拿出去到边区之外,换取一些我们需要的医药啊、布匹啊、纸张啊,使这个经济效益、经济建设也逐渐地发展起来。

解说:同时,边区的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1942年,公营的工厂发展到了62个,年产土布10万匹,并且还能炼铁、炼油、修理机械、制造武器弹药等。为了促进边区经济的发展,三五九旅还建立了合作社,并且在合作社里实行者一种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前卫的经营模式,股份制。

馆长:就是说你每一个人每天完成了你自己的任务之外,完成的这些任务呢,比如说你纺线,多纺了一两线,那么这一两线呢交给合作社,合作社把它卖出去以后,这个钱你既可以拿回来,也可以入到合作社的股份里头,到每年下来以后呢,合作社盈利之后,给每一股呢再进行分红。有的战士呢这个分红呢达到百元以上,所以呢他们把分到的这红利呢,寄到家里,寄给亲属呢,让家里的人共享大生产的成果。

杨锦麟:最多的分红有多少?

馆长:最多的分红啊,当时陕甘宁边币呢,达到万元。

解说:边区经济的巨大飞跃使根据地顺利度过了困难时期,居住人口增长到8000万人,军队发展到47万人,民兵227万人。日益壮大的红色延安,吸引了无数热血青年不远千里来投奔。据统计,八年抗战期间,迁入陕甘宁边区的人口达18.6万之众,这包括了大批作家、知识分子、文化青年和对新生活满怀期待的百姓。1943年10月,作为重要功臣的三五九旅,也迎来了验收之日。

毛泽东视察南泥湾 满意生产成果

馆长:上面这就是当时1943年9月,毛泽东视察南泥湾的时候旧居。

杨锦麟:就住在这儿。

馆长:哎,这一排窑洞,当时都是垦区政府的旧居,主席视察南泥湾的时候,垦区政府就把这几孔窑洞腾出来,这两孔呢是由毛主席在这里居住,这边呢是彭德怀,还有任弼时,当时来的还有王若飞,他们都一块儿住在这一排窑洞里。在这儿住了五天时间。

解说:尽管毛泽东只在这里度过了5天时间,后人仍旧将这几孔窑洞单独划出一个院子来,并且命名为毛泽东旧居。而隔壁院子中的南泥湾垦区政府的窑洞却很少有游客参观。毛泽东旧居内的陈设十分简单,除了木头的桌椅和床外只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1943年毛泽东在南泥湾视察时拍摄的。从照片上毛泽东微笑的表情也能看出他对南泥湾大生产成果的满意。

馆长:当时他看到战士们经过大生产运动呢,红光满面,精神焕发,而且一看呢,他们住的窑洞啊都是白灰的,看到他们住的那个桌子、椅子呢,都是自己动手做起来的,而且他就非常高兴,他说困难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征服它,它就低头了。

解说:而在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大生产时所驻扎的九龙泉,也保留着毛泽东来视察时的痕迹。南泥湾地区水质不好,长期饮用会造成大骨节病,而九龙泉的水质很好,因此也成了屯垦战士最重要的饮用水源。而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吸引他们来到九龙泉的却是因为毛泽东在视察时曾喝过这里的水。

馆长:因为主席这个在这儿喝了这个泉水之后呢,这个这里就更加有名了,所以这个九龙泉的名声呢就越来越大。后来呢好多的观众也就都到九龙泉来。第一个是也看看九龙泉这里的变化,第二呢,也曾经说主席在这里喝过九龙泉的水,这里的泉水是新香甘甜,也愿意到这里来品尝一下这里的泉水。

解说:这次的视察使毛泽东感到非常满意,并且对三五九旅进行了表彰。而一年后,当王震的三五九旅再次接受毛泽东检阅时,他们接到了新的命令。

杨锦麟:三五九旅的主要的部队组成了南下的支队,开往抗日最前线,他们一直挺进到广东的南雄。很多大生产运动的英模们,很多生产能手和战斗英雄们,也就离开了南泥湾,他们的鲜血,也就洒在南下支队挺进的路上。而这段历史,也很少人在今天被记忆和提及。

下一页 走访南泥湾老红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