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火爆二人转背后的文化生态
2009年08月10日 11:01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沈阳作协主席:过分拔高二人转会使文化变侏儒

杨锦麟:70年代香港经济的高度成长之后,也出现了一段非常粗制滥造的、港产片的时代,打打杀杀,然后就搞一些这个小段,取乐,互相挖苦,那么观众呢花个几十块钱到剧场里哈哈大笑回来以后就忘了,现在这种二人转的剧场表演文化,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

马秋芬(沈阳作家协会主席):他现在吧,二人转在他那里边吧,就是。

杨锦麟:段子好像。

马秋芬:只体现了成二人转的碎片。

杨锦麟:碎片。

马秋芬:在这里边是二人转的碎片,它的别的那些东西呢,都不重要了,我觉得二人转都不重要,就是他就是说的为了快乐嘛,制造快乐嘛,那么制造快乐,他整个二人转,就包括赵本山,都是属于制造快乐的这么一个符号。

杨锦麟:有一种专家的观点说,只要快乐就行,让人家乐呵就行了,就达到了这个整个产品的目标,目的。但是如果我们一个大的时代,大的变局,或者说我们中国民族的伟大的复兴,当然也包括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当下,那么只是一枝独秀,或者只是讲让大家很乐呵,高兴,哈哈大笑,然后不必思考,这够吗?

马秋芬:他老百姓去到那儿吧,就是干啥呢,就是充当这么一个快乐的零件,你知道吧。

杨锦麟:花钱。

马秋芬:哎,他不思考,而且没有批判,没有思考,就是变成了一个消费零件,他们变成了一个符号,所以这个,你不能把它说成是一个什么大文化,它是一个什么,什么民族的,什么,现在就是拔高拔到了这种不恰当的地步,如果你就说它就是一个消费产品,那玩意儿就是也不咋地,其实倒无大害,现在你就把它说到了,又是什么弘扬民族文化,你这它就有问题了我觉得,而且孩子们就以为,这就是我们民族文化啊,什么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什么这些东西,我不要了。

杨锦麟:全没了。

马秋芬:就是小品嘛,我们现在,对不。

解说:与此同时,在为二人转助威呐喊的人群中,也不乏文艺界的名流精英。而作为文化传播的平台,许多媒体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电视里充斥着大量的二人转节目。

马秋芬:央视出了小沈阳,然后我们这边报纸上铺天盖地就寻找下一个小沈阳,孩子们都去穿大裤衩子,别个头卡子,都去来学这个小沈阳,我觉得现在那你说,我们这个下一代,他生长的这个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他成长的这个文化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杨锦麟:英国的工业革命时代,资产阶级的整个向上提升的过程中,在进行共和体制的探索过程中,或者任何一个大时代,大历史,大变局的风口浪尖中,知识分子是不缺位的。

马秋芬:不缺位的,对。

杨锦麟:中国的近现代史也是如此,从五四,一二九,然后到了这个,我们近代所知道一些重大的历史拐点的时候,知识分子都站在前头,那么在商品经济开始在泛滥的过程中,知识分子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他不是站在一个,是不是批判者还是无所谓,带着一种质疑的眼光,为更广大的人民的利益去着想,我想是不是文化产业这个部门,这个领域也有这样类似的现象?

马秋芬:就是知识分子我觉得他最重要的就是他的,他要对当下要质疑,他要有这样一个态度,他才叫知识分子,是吧,他都是,他要有一个质疑的态度,同时这个质疑的态度,这个批判的态度,要是一个,要是一个他人生的一个常态,这个社会我觉得它才有活力,它才能健全。

杨锦麟:对。

马秋芬:所以那个,现在我觉得是缺位的,所以就说,我看到就是说那个网上,我也挺认同那个,就是说如果现在的这个文化是这样的,而且把这些作为越来越拔高,媒体都跟着,政府也都跟着,是吧,跟着喊,就是越来越拔高,就这些消费的文化,我觉得呢就是说的,它真是一个就是我们的文化就变成侏儒了。

下一页 京剧受冷落 演员在清贫中坚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蒋菡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