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2009年09月15日 13:28 】 【打印共有评论0

李际宁:这书写是谁,圈点,画圆圈那个是谁,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责任制,抄书的这一批官员的贤名。

王鲁湘:这一本是叫吴仁的这个人书写的。

李际宁:他书写的。

王鲁湘:圈点是一个监生,两个,陈惟杰,林汝松。

李际宁:抄手还是专门经过考试来的,史料有记载,一个抄手,一天最多抄三页,你不能抄坏,抄坏了你自己赔,抄多了也没必要,你就抄三页,把它质量抄好了就行。

一万多册大典,重抄工作前后用了6年时间,直到嘉靖皇帝去世,副本才抄完。之后,《永乐大典》便有了两个版本。但从此正本却如同人间蒸发般不知去向,我们现在看到的《永乐大典》,其实都是嘉靖年间的手抄副本。

王鲁湘:听说当时嘉靖皇帝下旨要重抄一部的时候,交代了一句话就是说为了分藏两处,也就是说正本要藏一个地方,副本要藏一个地方。

张志清:对对对,是的。

《明实录》是一本官修版明代正史,里面记载:隆庆元年四月,《永乐大典》副本写毕,为此隆庆皇帝还特意嘉奖了部分文臣,但文章并没有提及正本之后被安放到了何处。

王鲁湘:隆庆元年三月嘉靖皇帝才下葬到了我们现在十三陵的永陵,然后四月隆庆皇帝就嘉奖了重写《永乐大典》的这一批有功之臣他们时间挨的非常近,那么就有人可能会猜测,这个正本《永乐大典》可能随着最喜欢它的这个嘉靖皇帝下到永陵地宫里头去了。

张志清:当然这种观点认为呢,就是当时的正本应该是殉葬了,清代乾隆皇帝找这套正本的时候,就找不着,但是副本呢因为在康熙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那么发现之后呢,它只有九千册。

王鲁湘:就已经散佚好多册了。一千多册没有了。

张志清:当时认为是散佚了,那么现在有的学者认为也有可能是到嘉靖皇帝驾崩的时候这套书并没有写完,就是并没有录完。

王鲁湘:本身就不够永乐大帝的时候的那么大的册数,就少了一千多册。

张志清:所以它这个为什么少了呢?他们认为呢,是因为把这个正本,跟着嘉靖皇帝殉了葬,所以没有办法。

王鲁湘:没有办法写完,来不及了。

张志清:再这个加上这个入葬到褒奖《永乐大典》的时间挨的这么近,所以有人就猜测,这部书应该是跟着嘉靖皇帝殉了葬,因为嘉靖皇帝是最喜欢这部书。

王鲁湘:这有点像李世民一定拿了这个《兰亭序》殉葬一样。

如果现代人要运完全部的《永乐大典》,得装满4卡车才行。而在明朝,并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他们只能靠马车拉。那么嘉靖帝死后3个月才入葬永陵,大胆的推断便是:在这段时间里,隆庆皇帝忙着把《永乐大典》正本放进永陵,以了却嘉靖皇帝的心愿,一直到嘉靖入土为安后,隆庆皇帝才有时间来处理《永乐大典》的副本。甚至重录工作或许都没有完成,而诡称完成,也并不是不可能的。近年来,带着《永乐大典》是否殉葬永陵的疑问,考古工作者利用现代化探测技术,勘探出永陵的地宫甚至比朱棣的长陵还要大,这样看来,嘉靖皇帝很可能在修建自己地宫的时候,就为珍藏《永乐大典》作了环境上的考虑。也就是说,永陵地宫可能有一个存放《永乐大典》的图书馆。当然这种说法现在也仅仅是一种推测。除非找到确凿的证据,否则《永乐大典》正本下落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没有定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zhenghf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