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寒山古寺
2009年08月13日 09:25 】 【打印共有评论0

《探访古寒山寺》节目文稿(播出日期:2009年8月8日)

姑苏城阊门外的古运河畔,坐落着一个地界不大亦非气势恢宏的普通寺院。然而,一提到唐朝诗人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寒山寺”这个名词则如雷贯耳,可谓 “黄童白叟皆知也”。且不感叹仅一首唐诗便能使寒山寺名扬四海的功力,张继本人一定未曾想到,他当初用“落月、寒霜、渔火、钟声”来描述淡淡哀愁的时候,却已预兆了寒山寺一千五百年颠簸的命运。朝代更迭与时代兴衰,寒山寺梵宇历劫,却也屡毁屡兴。现如今,眼下的这座古刹已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远离了杜牧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种清淡的写意。然而,它依然为中外闻名的佛教圣地,辩证地看,寒山寺生命力之旺盛,除了因为那众人皆知的“夜半钟声”,还必然有其内在的气华。

主持人:姚先生您好,您好,寒山寺现在根据您对《史记》的掌握,到底是建于什么年代。

姚炎祥:寒山寺准确的,应该说没有记载,但是现在根据研究来看呢,它就通常讲的,应该说是建于我们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也就是公元502年到519年,那就是说距今大概有1500多年历史。寒山寺它的初名叫做妙利普明塔院,妙利普明塔院,也就是说是普明这个和尚,他的墓地,实际上,塔嘛,塔院嘛,但是呢,后来传说寒山和拾得曾经到苏州寒山寺,在这住过,后来又有一个著名的禅师叫希迁,希迁禅师,他呢就在这里建了一个寺叫寒山寺,也就是以寒山命名的寒山寺。

主持人:最早是希迁禅师给这个寺名,取名叫寒山寺的。

姚炎祥:对,后来到了北宋的时候,后来就改为了叫做普明禅院,又改回去了等于是,改回去了,到了南宋又变了,因为它是座落在这个枫桥镇上了,所以又叫做枫桥寺,枫桥寺,但是到了元朝,又恢复到了寒山寺,又改到寒山寺,这样从元开始,明、清到现在一直延用寒山寺这个名字。

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碑刻城市地图《平江图》描绘了南宋时期的苏州城市风貌。当时的枫桥寺盘踞在城墙外西侧的运河边,寺门前的小路径直通向枫桥。明朝嘉靖年间,枫桥桥头竖起了这座铁铃关。

那么这就是一条关道了,从这个地方进出了。

姚炎祥:对,这个就是过去咱们抗倭,抗倭寇的时候,那个时候搞的,因为它原来这本来运河直通到海边,直通到海边。

主持人:倭寇可以从水道一直进来。

公元1557年的时候,抗倭遗迹。关临运河,踞枫桥,扼水陆交通要冲,当金阊市廛前哨,从这里直接下去就到阊门了,

这就是枫桥吗。这就是枫桥

主持人:《枫桥夜泊》,著名的枫桥就是这个枫桥。对 对

主持人:当时候张继在这里夜泊的时候,这个铁铃关是没有的。

姚炎祥:那个没有的,当时的运河是这样,这运河很宽的,现在这个实际上是个小的了,运河,你看那边的船,应该是在那边的,就是跟那边开挖的一个,这边原来它水很大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寒山寺,不要噪杂,环境好一些,就把运河隔到那边去了,这边现在你看,是不行船的,不行船的,

主持人: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张继那天晚上,他停泊在这个地方,一个人感到很孤独。

姚炎祥:他是在个秋天,枫叶是红的。

主持人:离寒山寺其实也不过就是一百来米远。

主持人:在这里听到钟声,从那里传过来。

姚炎祥:半夜嘛,月亮,枫树,渔火,钟声,几个因素凑合的时候,真正凑合在一起,不是说每天都能凑到的,而且也不是每年都能凑到的,其实它是一个永恒的意向。

《枫桥夜泊》永久地凝固了张继做诗时的江畔景色,毫无疑问,寒山寺在此诗之前就已闻名。而令希迁禅师在此建立伽蓝并取名寒山的那位僧人,究竟何许人也?

寒山这个人,应该说在正史里面,他没有记载,俗名叫什么都不知道,谁都不知道,所以他自己讲,无姓无名,但是根据他留下的300多首诗的研究,据现在研究的结果呢,他的老家啊,可能是陕西的咸阳。

主持人:是关中人士。

姚炎祥:关中人,关中咸阳,大概在家里据说还是比较富的,在三十岁之前,在老家的时候,他是读书,习武。但是他没有去做官,叫做科场失意,

寒山曾在《一为书剑客》的诗中写道: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勳;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主持人:根据他写的这首诗的话,好像这个人在文武两方面,自己没有什么成就,文治武功都不行,是吧。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zhenghf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