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青年才俊 与异国女郎坠入爱河
解说:胡适20岁来到美国,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与其他留学生不同,他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尤其在大学期间发表众多公开讲演之后,他在学校里可谓是尽人皆知,而美国又是一个如此开放的国度,胡适单身一个青年才俊,有思想又有抱负,难免会出些感情插曲。说是插曲,因为早在他14岁离开家乡之前,母亲冯顺弟便为儿子定下了婚约。未过门的媳妇名叫江冬秀,是邻村的一个传统女子。胡适虽然一眼没见过她,但也不敢违背母亲的意志。于是,矛盾便产生了,一方面是母亲大人的再三催促和一个完全陌生的妻子,另一方面,他却与一个能与他心灵相通的异国女郎坠入了爱河。
主持人:他在美国还谈过一场恋爱是吧。
耿:这个女的是他的一个老师的女儿,叫韦莲司,这个家庭也跟他关系很好,也经常去,这个女的比他大,起码三岁以上,长得并不是很漂亮,但是人的气质非常好,她是搞美术的,气质非常好,她就把胡适当做小弟弟,在美国如何生活,教他。胡适有个细节,就是他这个皮鞋的鞋带不会系,系不好老开,是这个女的教他怎么系不会开,原来呢我以为他们关系可能是,一直是非常纯洁的友谊,知心朋友,但是后来我在普林斯敦大学的一个朋友,把这个韦莲司和他的通信都读过了,都重读过,其中有一封信,韦莲司写的信,说明他们发生了那种关系。
主持人:从红颜知己,变成类似于姐弟恋的一种恋情关系。
解说:据说,胡适与韦莲司有一段时间曾经无话不谈。一次两人谈到了容忍的话题,胡适从东方人的角度,将容忍视为对他所爱的人和爱他的人的一种尊重,比如长辈的习惯和习俗,年轻人不能一味地反对,而要尊重。这个话隐含着对母亲包办婚姻的忍。这次谈话想必让韦莲司很是失望,她似乎明白了自己和这个来自东方的青年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两人的感情必然不会得到结果。
耿:胡适对婚姻恋爱的态度,他有一个很明确的看法,就是这些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能把它看得太重,有些年轻人说恋爱至上,恋爱不得了,要死要活,他就给人讲,这个恋爱仅仅是人生的一部分,他说康德一生没恋爱,没结婚,他成为一个大哲学家,他说不要为这个事太过分地沉迷在里面,或者因为失恋了要自杀,这个都没有必要,所以他处理男女关系很理性,很健全,他跟韦莲司维持了终身的友谊,韦莲司终生没有结婚,胡适去世以后,她把胡适给她的一百多封信都捐给台湾的胡适纪念馆,这人是非常光明磊落的一个人。
主持人:应该说这对胡适来说,也是一个深入了解西方人的一个很重要的一段经历,所以这才可能理解他后来五四运动中间,他对妇女问题的一系列的一种态度。
耿:因为这个女子非常独立,所以胡适有一篇文章介绍美国的妇人,在五四前夕发表的,他就特别强调美国的女子特别独立,他不像中国女子依附,在家里依附父母,嫁出去依附丈夫,丈夫死了依附儿子,一生摆脱不了依附,从属这个地位,美国这个女子,特别是威廉斯,充分体现出特立独行的这样一种素质,他非常欣赏这个。
解说:1914年,胡适以绝对优异的成绩从康乃尔大学毕业,继而在康校攻读哲学研究生。在此同时,震惊世界的消息传来:一战爆发。胡适惊诧不已,他说自己实在不相信战争会真的打起来。在美国,通过接触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此时的他,已经深信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中,和平是可能实现的。这促使他花费更多时间在各地讲演,以至于学业也渐渐荒废,1915年夏天,康校拒绝继续发给他奖学金。沮丧之余,胡适又作出了一次关键性的选择。他转入当时声望极高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从一个小小的大学城,来到了国际大都市纽约,投入大名鼎鼎的实验主义宗师杜威门下。:
约翰·杜威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实验主义哲学,实验主义认为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应付环境。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实验,探求真正的事实。
主持人:胡适一生都认为他自己是杜威先生的学生,
胡适在美国受的思想影响就是实验主义,胡适自己说这个实验主义是他的哲学基础。因为也是它这个国家发展,正好处在那个阶段,它是蒸蒸日上,它要发展实业,发展各种事业,开拓各种新的事业,这个实验主义非常适合这个东西,实验就是一种摸索前进,探索新的领域,探索新的问题,是这样一种精神
嘉宾:他既要探索,既要开拓,但是呢又不盲目,不冒进。他用实验主义这种方法去治学,能够把以往被人们弄得很混乱的东西,理出一个头绪来,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把人们引到一个学术研究的境地。所以他在实验主义这篇文章里面讲,他说实验,是真理的试金石,这个话跟马克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非常非常接近的。
解说:运用实验主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分析方法,胡适认识到中国所处的际遇环境,中国人面临的最根本性课题,是尽可能地使中西文化相协调与相结合。也就是说,中国需要有一个类似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的一个文化更新过程。在哥伦比亚大学度过的两年时间里,胡适竟找到了中国文化更新的入口处--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正统地位。这是他实验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实验园地,也是他为中国文化更新的奠基工程。
下一页:27岁 胡适经历人生两次重大事件
编辑:
李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