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自己运行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它的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核电“零”的突破,是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光辉典范。
10月底,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来自江浙沪等地媒体的近60名媒体记者,走近中国核电建设的摇篮———秦山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成就。其建成并安全运行的17年,推动了中国核电发展。秦山核电站建成后,秦山二期两台60万千瓦商用压力堆核电站、秦山三期两台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站先后于2002年至2004年建成发电,形成了有5个核电机组的秦山基地。十几年来,秦山核电为全国各地输送了1200多名优秀核电建设和运行管理人才。
核电站建在海边不污染海水吗?发出来的电又怎么送出去?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又怎么样?带着无数的疑问和渴望,以及些许的敬畏。秦山核电公司的工作人员陪同我们登上了秦山,从秦山之顶俯瞰核电站全景,会发觉核电站坐落在一座海滨山坳中,周围的景色异常美丽。但要真正走进核电站的核心部分,你会发现是多么不容易,记者走进核电站的主控室,就走过了4道带安全密码开启的金属门,而且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核电站的安全人员始终陪伴在我们左右,告诉我们一些安全事项。正因为核电站的神秘面貌,让不少的参观者走进核电站时,都有一种探奇的感觉,仿佛触摸到了科技的气势万千,深切感受到神秘的自然力量。
美丽的秦山核电厂一角
是海盐选择了核电,还是核电选择了海盐?
很少有人知道,秦山核电站最初的选址并不是浙江海盐,而是江苏的江阴。
1970年9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开发核电的条件,1974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出了建设核电站的指示,当年三四月间,他带病最后一次主持专门委员会会议,亲自审批立项核电站建设方案。但是,当时正值十年动乱,国外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使中国的核电建设难以起步,而选址之事也一再波折,最终,眼光长远、极具魄力的浙江人民选择了核电,而东海之滨、美丽富饶的杭州湾畔——海盐以其理想的地理和地质条件成为首选。
海盐,中国大陆的第一大核电基地
秦山核电站是是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酝酿引进核电技术,并与法国进行了谈判,但以失败告终。1980年,我国决定通过自力更生建设核电站,这才使秦山核电站得以开工建设,并于1991年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核电“零”的突破,它的建成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中国台湾建有多个核电站,但多以法国技术为主),成为中国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秦山核电站被誉为“国之光荣”。
如今,海盐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核电基地,建成的有秦山一期、二期、三期,总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
下一页:秦山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年排放总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限值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