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不管是体育场馆还是购物中心,鸟巢等奥运场馆总是能找到自己未来的用处。但人们现在更担心的还是奥运后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奥运前的时候人们谈到北京的经济经常会说,肯定会好的,反正有奥运呢。那么奥运后会怎样呢,没有了奥运就一定差吗?毕竟,奥运后主办国经济向何处去可以左右奥运商业模式的差异优劣。中国自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为把2008年北京奥运办成一届成功、盛大的奥运而不遗余力,早在预算出台之初就有观点认为,北京奥运投资结构不合理,总投资规模偏大,直接、间接投入比例严重偏高。历届奥运会数据显示,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的比值越接近1,产生经济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如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的比值是0。923,赤字高达15亿美元。北京奥运会直接、间接投入比率高达0。94,为历届奥运会的最高比值,预示着本届奥运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
这些年来中国在筹备奥运方面所投入的几千亿的资金,给中国的财政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
刘品安: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积蓄了一部分财力,应该说投入几千个亿,就權且当做几千个亿吧,应该说总体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财政收入,应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你想想看,我们一年的财政收入,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是过万亿元,这是过万亿,……但是从总体上来讲,这笔钱的投入会直接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或者中国的其他投入,我觉得也不是那么,就好像是一个家庭支出一样,衣食住行,突然增加这么一个,来了一个客人,我们招待他用了,可能会临时的产生一些在用钱上面,在财经支出方面会紧缩一些,这肯定会对其他的方面产生紧缩,这个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我的感觉就是,总体上不会影响到中国的整体的财政的整体的收支的平衡和收支的大的数目的压缩和调整。
投入那么大,但是产生的影响,现在可以讲超越了一种民族的心态,产生了一种共鸣,震撼力,在十几亿面前展示了那种形象,这是无法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说不定影响一代人,几代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都是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讲,奥运会的投入,第一这个钱是值得的,第二他的效益的评估不应该只从经济层面来衡量。
四十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二十年前的汉城奥运会,对整个日本和韩国的产业的性质,产业的国际化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一次北京奥运会也起到了,使中国的产业和品牌在世界上竖立一个新的形象,形成一个新的公司的这么一种公益力都是有好处的,第二方面就是我们企业走向国际,对我们的产业条件都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三个我感觉到这个奥运会对中国国民的心理影响,自信心增强了,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在2001年确定举办奥运会后,以北京为中心掀起投资热潮,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从当年的30%,增加至去年的55%。随着今年8月份奥运会的开幕,这一轮热潮的拉动作用也就随之告一段落,这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
刘芳:有分析认为随着奥运会的结束,01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所产生的效应消失,如果资本市场泡沫破碎,中国经济将陷入低迷。
刘品安:有这种担心的学者确实有不少,但是我感觉,奥运会之后,这种对经济的影响是有一定的负面的。那么从全国来讲,奥运场馆拉动了这七年以来的投资的比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奥运会之后这些场馆建设停止了,没有了,那么这种拉动会不会使中国GDP下降或者使中国经济出现拐点,我倒不是这么看,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有影响,但是奥运会之后对中国发展的负面效应,我们不要过多地夸大它,没有那么可怕,也没有产生那么大的负面作用。
奥运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在奥运后的经济走势,历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巴塞罗那、悉尼和雅典奥运会后,相关的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波动或衰退。因此,奥运后经济往往成为举办国和举办城市挥之不去的“心病”。
刘芳:许多主办国都曾遭遇过后奥运经济低谷期,所以也有很多人担心中国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刘品安:这里有个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的问题,奥运会的主办它对于一个小国来讲,它所产生的影响,不管正面的也好,负面的也好,他都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一种推动,或者一个减缓,就好像,我们讲,一个很大的石头,丢到一个水塘里面,它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但是你要把这个石头丢到一个水池里面,所产生的共振,那就完全不同了,中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和这些小国主办奥运会,之后出现的那种放缓的经济发展,这有一个很大的经济总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