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2009年7月25日《世纪大讲堂》节目:史实精神与当代意识
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鲁湘: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让中国人醉心于历史小说的创作与历史小说的欣赏。我们看到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新时期文学中,历史小说的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历史小说创作出现空前繁荣的同时,我们也面对很多从理论一直到创作的种种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历史观来主导我们的创作?历史小说与历史、与文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历史小说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叙述语言?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作家熊召政先生。
熊召政26岁时就写出闪耀全国的诗歌,从而顺利进入文坛。之后他由文人转入商界取得成功,拥有丰厚财富,再回归文坛。2004年凭借历史小说《张居正》获得茅盾文学奖。熊召政在不同领域都能做到极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他的身上有商人的精明,也有骨子里透出的文人情怀。他说:如果读者能通过作者的作品敬畏自己民族的先贤,来感受到真切的生活,并获得深邃的思考,那么这个作家便是幸福的。
王鲁湘:今天看到熊先生非常亲切。30年以前,我在大学,正好是大二,当时有一首诗叫做《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风靡全国,我们的大学生都在班上组织集体朗诵。那么这一首诗的作者就是当时年仅26岁的熊召政先生。后来您从事文学创作,到了商海,当时是受到整个下海大潮的裹挟,还是你当时有什么样自己的打算?
熊召政:80年代我们过来人都知道,当时有一句口号,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
王鲁湘:我们北大的一级教授,不如南门外卖煎饼果子的。
熊召政:这样一种整个的倒挂现象,是让很多知识分子感到迷茫,也感到失去了尊严。我说赚钱是最容易的,我当时是一种气话,他们说,哎呀,你也别说风凉话。他就是这样说的,不信你试试,那也难的。我一赌气,我说那我就去,就这样下去的。
王鲁湘:但是做得很成功,果然赚钱不是很难。
熊召政:还可以吧,后来我上岸之后,当专业作家,人家说你怎么又回去了?我说洛阳虽好,不如家,文学是我的精神家园。赚钱很难,但是也很容易,作文学很难,从来不容易。如果说我再继续在商海走下去,无非我的资产从某一个数再增加到某一个数。永远别人只觉得你是一个有钱人,你不是一个对社会产生了贡献和影响的人。但是文学不一样,我觉得文学上,我有我的独到的见解。
王鲁湘:所以熊先生上岸以后根据张居正的有关的材料,写了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名字就叫做《张居正》,大家刚才已经看到了,而且因为这一部小说,他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那么这部小说也成为了熊先生刚才说的安身立命的一部小说,那么为什么会选择张居正呢,这个人物很复杂的呀。
熊召政:当时我记得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困境,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小平同志二次南巡写那个,我当时看了《东风吹来满眼春》那一篇报道,引起我的一种思考。我说中国的古代的改革里面,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瓶颈问题?王安石,商鞅,一直到张居正,所有的改革,他们最终的夭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果不回避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当下的改革有没有可兹借鉴的地方?所以我就一层一层地找,找到了张居正。就是这个人的改革的进入的方式、方法和他采取的策略,以及当时他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跟今天的改革有很多相似之处。
历史小说承载历史与文学,又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题材如何选取,语言怎样把握?历史事实该敬畏几分?艺术加工该到哪一程度?历史小说家怎样才能留下安身立命之作?世纪大讲堂邀请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讲述《史实精神与当代意识》。
熊召政: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史实精神与当代意识这样一个演讲的题目里面,我觉得我首先想告诉大家,一个历史小说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历史学者。
2001年我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印度的时候,有一件很小的事,当时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引起我的思考。就是印度的朋友们招待我们看印度的历史题材电影《阿育王》,我们对它表示了极高的赞赏。第二天和印度的作家和学者同行们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他们表现得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态.他说这是给你们外国人看的,这不是我们真正的阿育王,这是迎合美国好莱坞的电影的一种表现模式而进行的。懂不懂这一段历史成为我们欣赏的一种分界线。
我由此就想到一个作家的责任,就是说你是用什么样的一种方式来把你最应该表现的你们这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用正确的方式给它表现出来。那么要让自己的历史文学的作品能够真正地反映自己的民族历史的精神与特质的话,这就要求一个历史小说家首先是历史学者,那么历史学者,在三点上来给他定位,第一史实,第二史鉴,第三史胆。
历史知识这是最起码的,叫史实。所以一个作家选取某一段历史来作为自己描写的对象的时候,他一定要认真地研究这一段历史,包括它的人物,它的文化,它的风土人情,它的典章制度,所有的问题你都要进行认真地研究。这个过程比写作的过程要难得多,所以我在研究张居正的历史的时候,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笔记,走了很多地方。
我讲一个例子,万历一条鞭法丈量田亩,当时丈量田亩的原始文件的格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我查阅大量的资料,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面有一份.那么我就为了这一份,我赶到西安去专门拍摄研究这一份田契。
首播: 星期六 14:05—15:00
重播: 星期日 08:25—09:20 23:30—00: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