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将军萧克的传奇人生
2008年11月10日 09:51郴州新闻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萧克] [南昌起义]

治军有方,不计前嫌

萧克当军训部部长的时候,我军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关头。随着夺取全国政权之后,我军作战任务逐渐减少,军队的教育与训练必然成为我军新时期建设的主要任务。萧克后来回忆起新官上任时的心情,说:“作为一个参加过人民军队初创斗争的老兵,我为自己能够在历史转折关头担负这样神圣的使命而感到光荣,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说实话,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我缺乏现代化知识,担心不能胜任工作。”但是,想到有朱总司令和聂荣臻代总参谋长的信任与支持,想到自己在战争年代虽然主要是领兵打仗,也有过主持军事训练的经验,特别是想到自己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就喜读兵书,注意古今治军经验,对训练军队有许多想法,他又充满了信心。

萧克当上军训部长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抓筹建陆军大学(后改称军事学院)的工作。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萧克担任陆军大学筹建委员会主任,并着手在北京进行校址勘察等工作。后根据刘伯承元帅的意见,选定南京原国民党陆军大学的校址为筹建军事学院的地址。校址选定后,萧克从华北军政大学和部队中挑选有作战经验与理论水平的指挥员担当教员,还从各地物色了200多名解放的国民党军官去担当教官。1951年1月15日,南京军事学院正式开学,从此我军有了一座正规化的高等军事院校。

萧克当上军训部长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抓编写军队的纪律、内务、队列三大条令。作为条令编审委员会主任的萧克,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提出的建国后军人建设的纲领——军队要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的要求,结合我军光荣传统,并参照苏军经验,组织大家很好地完成了三大条令草案的制定工作。1953年,经毛主席批准,军委通过,正式下发全军试行。从贯彻三大条令开始,全军各部队逐渐走上统一的轨道”这三大条令,后来虽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但基本内容没有变。

萧克做的第三件大事是狠抓部队训练。萧克根据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后,装备和兵种发生的变化,提出部队训练的方针应当是“掌握新技术,学会联合作战”。这方针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充分肯定,并在第一次全国军事学校和部队训练会议上获得了一致赞同。会后,萧克写了《关于全国军事学校建设问题和部队训练会议向军委的汇报》,周总理对这个报告亲自作了修改,军委正式作了批复,并印发全年。对此,萧克说:“从此我军部队训练和学校教育都有了明确的方针和依据。”

1957年年底,萧克接替叶剑英元帅担任了我军训练总监部部长和党委书记的职务。正当他全身心地抓全军开展现代条件下军训练工作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反教条主义”运动开始了。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总背景下,全军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教条主义大本营”,训练总监部被打成“教条主义司令部”。刚当部长仅半年的萧克不仅被扣上“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代表人物”和“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建军思想和战略方针”的帽子,还被编造为“以萧克为主帅、李达为副帅的反党宗派集团”、“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中央和军委的正确路线猖狂进攻”的主角。为此,萧克等一些干部受到了错误的批评。

1958年5月27日至7月22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广大会议,训练总监部被撤销,萧克被解除了职务,离开部队,到农垦部担任副部长。历史是公正的。粉碎“四人帮”之后,党中央拨乱反正,纠正了“左”的指导思想。1987年,总政治部和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专门发文对萧克等当年因所谓教条主义问题受到错误处理的同志彻底平反。

1972年4月,军委任命萧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重返教育岗位。在军政大学所在地——红山口他激情满怀,把红山口比作当年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的清凉山,写下了一首诗:

云山挥别返幽燕,金铎重操育后贤。

美玉自来雕作器,英才须以学为先。

古稀已近焉知老,前景方长敢著鞭。

报国虽期马革裹,红山也是清凉山。

萧克在十分注重学习外军经验。从1978年到1980年,先后出访了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当时他是以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做礼宾性访问,但我在访问时注意对这些国家军队特别是院校作调查研究。看到许多国家都把办军事院校看做是对未来战争的投资,把它摆在三军之首,选拔著名的军事将领主持院校工作,学校的体制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凡担任军官的,都经过院校 培养;凡军官要提升的,也要经过相应的院校深造。尤其是注重军官的科学文化教育,如美军军官学校要学习与军队有关的大学课程,经考试毕业,达到大学程度,才能担任军官。由于基础打得好,各兵种军官,可以交叉调动,部队军官与院校教员及机关参谋,定期交流。服役期满退役,都可以在社会上担任职务和找到职业。

他觉得,外军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我军院校 主要是基层院校,培养人才的角度太窄,没有很好地考虑军队发展的需要,更没有考虑干部退役后国家建设的需要。萧克还在各种场合适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呼吁全社会关心、支持、重视军队院校的教育改革。

1980年3月,他在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就着重讲办好学校是训练好军队的先决条件,是战略问题,关系到我军建设的全局。要办好学校,一要思想上重视,二要多下点本钱,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应多支持和保障学校。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和未来战争发展的趋势,必须建立起完整的院校体系。学校要上下左右相衔接,不遗漏,不重叠。基层指挥院校学制为4年(海军、空军为5年),中级为2年,高级为1年或2年,要大力提高干部的知识水平,尤其是基层学校,要根据现代战争对干部科技文化知识的要求,设置必要课程。干部的使用要同学校培养挂上钩。

1983年,召开全军第12次院校会议,他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人,根本问题是办好院校,培养干部。他认为,当今时代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下,国防建设和军队作战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战争驾驭者的素质要求空前的提高了,培养一支军政素质高,专业技术造诣深,指挥能力强,知识渊博,完全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官队伍,是搞好军队建设和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