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杨锦麟:《开卷八分钟》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工具书叫做《美国思想库和它们的对华倾向》。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新书,但是是必读的工具书,因为我们必须掌握和了解美国人他们是怎么来看中国?美国人是怎么搞中国问题的研究?那么这本书是由中国的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编的,不是一本新书,但是它有助于我们对美国的政策智库的一目了然。
美国的政策智库在美国国家安全问题上它扮演了几个功能,第一个就是什么,就是“旋转门”,第二个就是“孵化器的”,第三是“增值箱”。
那么不仅是美国本身的国家安全问题,思想库跟利益集团之间没有办法做一些完全清晰的分隔。那么这本书对美国思想库它给的概念我觉得是比较值得给大家推荐:
第一,它是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直接、间接辅以政府为目的,非盈利的独立研究机构。那么从金融的性质来看,有政府合同型,也有政策鼓吹型。
那么这个大家很熟悉的,比如说有四种的起源,这种起源有大富豪出钱赞助的,比如说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等。第二种是由政府组织的支柱的,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兰德公司为主要代表。第三就是由社会中所谓志同道合者,力量倡议集资而形的,大家很熟悉的布鲁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三边委员会。
那么我们看第四种,是由些离任的政客,离任的总统,比如说尼克松、卡特,还有克林顿,或者为纪念某种政治人物而设,比如说卡特中心,卡林顿中心,或者尼克松中心。
思想库我们知道能够影响美国的政策,影响美国政策有十个途径。那么简单的说一下,比如说它能让这些私自库在政府部分的任职,大家很熟悉的基辛格、卡特。第二利用总统大选的特殊时期为总统候选人出谋划策,现在的麦凯恩、奥巴马身边都围着一大群类似的人物。
第三有它很重视和国会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院外游说集团必须借助的脑。第四跟政府有关部门的维持固定的联系,也就是承包他们的一些思想、政策研究,最后还有点出版著作等等的,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美国的国家安全,影响美国的对外关系,特别是影响美国的对中国问题政策的制定。
我们相信美国总统选举不知道是花落谁家,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智库它们是怎么来,怎么去,它们是怎么影响政府的行为,这是很有必要的。
这本书它客观的怎么回事呢?80年代的美国对华研究一些基本特点,而这些基本特点来讲,关键是中美建交之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一个中国观的一些变化。
而这个变化在80年代、90年代,甚至到新的世纪来讲都有一些不同的阶段性的变化,对中国的认识可能有一个趋向,就是更加理性,更加客观,更加严肃,当然对美国本身的国家安全利益的防护,他们是坚定不移的。
美国除了这些智库之外,他们政府一些特殊部门,特别情报部门,特别一个情报分析人员数据库的主要人员在美国对华研究这个过程之中扮演的角色,这本书非常详细的给大家做了介绍。
那么1982年,我们知道现在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两位研究员吴天佑、傅曦,他们曾经共同编辑出版的《美国重要思想库》。这本书美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务院非常的重视,作为中国人是怎么了解美国的思想库的一个入门研究的工具。
当然我们现在这本书是在以前82版的基础上由更多的研究人员集合而成的。我强调一点,它不是一部新书,但是它是目前为止以我个人所见的,那么所了解的是一部我们了解美国思想库,以及他们对中国政策研究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那么工具书我们知道,美国两党政治是必然他们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一定会重视对华政策,很多重视跟中国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我们知道过去的民主党执政期间,包括南斯拉夫炸馆,克林顿时期的执政的台海危机的两艘航空母舰战斗群逼近台湾海峡,而这些东西都跟民主党的政策思想库的对华政策是有密切的关系。
好了,最近一段时间奥巴马虽然选了拜登作为他的一个副手,那么拜登本身来讲,在外交政策上是比较擅长的。但是奥巴马发表对华声明,谈到不会“妖魔化”中国,这点在民主党这个历史过程中,很少有做这样的比较温和的立场表示,那么这一点来讲我们也相信这也是跟思想库提供的意见是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也看到了布什政府的两届任内对华政策也有个明显的变化,那么这个变化也跟思想库提供的数据,提供的政策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是有密切相关的。
那么这些东西,我们的研究美国对华政策、研究中美关系,我们不能不重视思想库所扮演的角色,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更能够明白美国思想库以及在漫长的30多年的中美关系的互动过程中,这些思想库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政治事件,它们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研究的一些倾向和脉络。
关键一点,因为今年是2008年,11月份美国总统要选举,两道人马,两个党都摆出了自己的阵势。那鹿死谁手,谁当家,谁都不能不忽视对华政策,谁都不能不不忽视对华关系,那么了解了思想库的来龙去脉,我们也就能够掌握美国新任的总统他对华政策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往期精选:
《开卷八分钟》凤凰卫视中文台
主持人:杨锦麟
首播:周一至周五17:05—17:15
重播:周二至周六02:50—03:00,11:30—11:4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
王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