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6月份同比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比1-5月份低0.2个百分点。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说:"关于未来通胀的趋势,总的来看,压力很大。"
记者: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率有所下滑,而另外一方面,通货膨胀又高起,怎么样的一种政策能够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呢?
李稻葵:传统的思想这种情况下,总是说,我们呢或者控制通货膨胀,我们把这个货币管紧一点,通货膨胀率下来,但是我们的增长率可能有所损失,这个我叫总需求的管理思维,总需求,就是你把总需求压下来之后,那么你价格会压下来,但是你的增长率会下来。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恐怕需要更重要的强调,更要强调,我们要有一个总供给的管理,或者说供给学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所有的企业的运作的成本,通过宏观政策,通过改革,来适当地降低,让很多企业,让它有个生产的环境,运行的环境,运行的成本下降,让这个企业的生产的愿望,生产的积极性提高,把这个总供给曲线,把它推出来。如果生产的愿望提高,如果总供给的管理能够比较到位的话,那么既可以增加产量,让GDP增长速度下降得不要那么快,同时也可以降低价格,降低总体物价水平,既达到了控制物价水平的目的,也达到了稳定或者说保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记者:在7月25号,也就是奥运会召开前不久,我们看到政治局也召开了关于宏观经济的会议,而且政策这种表述,也从过去的两防,变成了一保一控,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我们看到政策方面也已经开始有些调整,您认为未来的政策还会朝哪个方面发展?
李稻葵:我想国家的最高的领导层对于当前的宏观形势,国际形势,是高度重视的,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通过他宣布的政策,新的政策来看,他们已经高度意识到,经济增长率的过快地下滑,恐怕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局面,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来加以缓解,与此同时也要防止物价水平的过快的上涨,那提出了很多很多政策,包括适当地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减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融资的门槛,还有包括对用财政政策适当地来缓解一些企业的税收的压力,纳税的压力,还有比如说采取一些政策,对于一些出口企业,适当地进行一些补助,来缓解一下外需放缓的压力,所以这些我觉得都是非常及时的政策调整。
自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之后,在奥运经济的引领带动下,中国经济以年均超过9%的GDP增速,2007年这一增速更是达到了11.4%,过热风险日益显现。
记者:那无论我们谈的是不是奥运本身的因素,从时间拐点上来看,在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是不是真的面临这样一个拐点,它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李稻葵:我觉得必须咱们要意识到一个,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国际因素,就是当前中国经济是深深地融入了整个国际经济的大循环里,而整个国际经济正在出现一个格局性变化,这个格局性变化我总结是两条,一条是美元的相对过剩,所以所有国家,只要你跟美元的关系比较密切,只要你想盯着美元,基本跟美元的汇率稳定的话,你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再一个,从次贷危机发生以后,我想这个新的格局将出现是什么呢?发达国家,美国和欧洲这种长期靠消费高速增长来维系经济增长的局面,这种局面,这种格局可能会改变,因为你次贷危机来了以后,整个的为消费融资的这个系统,这个基础动摇了,所以欧美国家恐怕会进入到一个比较长期的中低速增长时期,相反中国、巴西、俄罗斯等等,印度等等新兴市场国家将取代这些国家,成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增长的火车头,或者增长源,那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了。
你看,你的增长的火车头从欧美转向的中国、巴西、印度,这个里面就很清楚了,因为中国增长是靠什么,你必须靠原材料,必须靠能源,因为我们还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一个国家,服务业比重比较低,因此对能源,对原材料需求肯定会,跟以前相比,会不成比例地上升。欧美国家不是这样,欧美国家它已经成熟了。所以未来若干年,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的这个局面,恐怕难以从根本上逆转,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因此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未来若干年还会持续存在,我们企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还会持续存在。
相关新闻
编辑:
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