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莫理循1862年生于澳大利亚。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在清末民初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著名事件: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国、巴黎和会……他对中国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他努力想帮助中国政府摆脱政治和经济危机。莫理循对当时的中国政治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旧时就曾叫过莫里循大街。
凤凰卫视3月1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欢迎各位收看《凤凰大视野》。西方记者走进中国是在19世纪末的时候,当时最有名的一位记者呢,就是《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旧时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莫理循生于澳大利亚,他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很多著名事件。比如戊戌变化,比如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辛亥革命,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国,巴黎和会等等。
他对中国的感情也相当复杂,一方面呢,他站在西方世界的立场上解读中国,而另一方面,他作为中国政府的顾问,又努力想帮助中国摆脱政治和经济的危机。那么,莫理循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呢?
解说:沈嘉蔚先生是一位旅澳华裔画家,上世纪90年代为创作一幅历史题材的油画,他来到澳大利亚米奇尔图书馆收集资料,一批数量巨大,拍摄于晚清民初的中国老照片,吸引了他的目光。
沈嘉蔚:我一本本打开,有的是贴成本的,有的就是卡片,照片贴在硬卡上,就是一盒一盒。那么打开以后呢很激动,因为我呢,是搞历史画的,形象资料给我的重要性是无以复加的。一种情结,就是虽然我已经在澳洲,但是因为我生长在中国这个国度,又对它的历史特别了解呢。那么,我对这个旧中国的历史照片特别有兴趣。那时,当时看的时候我想,哎呀,这个照片要是能够占为已有多好。
解说:这批照片的作者,是一个叫莫理循的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是谁?他为什么有机会在晚清的中国拍摄这么多照片。凑巧的是,同样在澳大利亚一位华裔历史学家,正在研究莫理循的日记,他叫骆惠敏,沈嘉蔚走访了他。
沈嘉蔚:这个时候呢,我知道骆惠敏先生呢,正在从事那个日记的整理工作。他带我去看他的莫理循的,所有的文件和写作的地点,是一个非常让我吃惊的地方。因为他老怕失火,堪培拉旁边有个小火车站,一天只有一班火车,他就到火车站的站台上有一排房子,他跟站长说,他说你把两个房间租给我,我给你的报答呢,我帮你卖票。
解说:在莫理循故去近一个世纪后,两位旅澳华人历经艰辛重新整理挖掘史料,将一段传奇浮世。它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
1894年3月的一天清晨,在长江重镇武汉的码头,船夫们刚刚吃完早点,一个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的雇主出现在他们面前。他高鼻深目,不通汉语,他一出现即引起船夫们的围观,他就是三十二岁的莫理循,正在沿长江旅行。
沈嘉蔚:他从小就喜欢冒险,到处旅游。那么在他这个1894年,应该是三十二岁的时候,他呢就让他母亲给他寄了几十个英镑。他从日本到了上海,从上海就开始穿着长衫,买了假辫子,戴了个帽子,还夹了副眼睛,他从来不戴。他就坐了船,就一下子就到了武昌,到了重庆,重庆上岸以后,他就雇了一些苦力,然后就从陆路就开始步行穿过贵州到云南,最后到了缅甸。1895年,他就写了一本书,叫做《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
解说:当时,澳大利亚属英国殖民地,莫理循关于中国的游记,在母国出版后反映平平,在宗主国却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出版的时间是1895年,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输给了岛国日本,远东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英国《泰晤士报》当时正在物色一位驻华记者,莫理循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沈嘉蔚:因为那个《泰晤士报》正想找一个,物色一个驻华通讯员,他们觉得这个人太合适了,但莫理循当时是刚刚完成他的医学学业,他已经拿到了一个医学博士的头衔,而且已经在澳大利亚当过一年医生,但是呢这个建议他就觉得很使他着迷,所以他就接受了。
解说:莫理循作为《泰晤士报》记者,到北京的时间是1897年,他的第一个住处位于今天北京台基厂附近。《泰晤士报》为莫理循开出的月薪是五十英镑,莫理循雇了七八个中国仆人,但仆人的月薪加起来还不到六英镑,到1900年莫理循的工资涨到了一百英镑,丰厚的薪金使他有能力办起个人图书馆。莫理循曾笑谈,自己的家简直就是个中转战,情报局和图书馆的结合体。
他社交广泛,在他的朋友名单上有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以及各国驻华公使武官的名字。当时的北京盛传一个笑话,到中国的洋人一出前门火车站即会被黄包车夫们拉往莫理循家,在车夫们眼中,所有来京的老外都是来找莫理循的。
因社交广泛,莫理循对中国的报道深入透彻,一扫普通西方记者的猎奇笔态,也成为中国士绅们了解外界态度的窗口。辜鸿明曾说,莫理循的一篇报道胜过朝廷的十份奏折。
在北京,莫理循一直过着单身的生活,他的日常由中国仆人打理,这些仆人大都是天主教徒。莫理循很爱照相,当时日本人山本赞七郎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开设了一个照相馆,莫理循的照片大都由他来冲洗,山本还经常到莫宅,为莫理循和他的仆人们照相。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孔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