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潮中上海返城知青的谋生路
2009年07月15日 16:46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正在加载中...

陈晓楠:有一位顶替的知青啊,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状况,劳资科长问他,你有什么技术或特长吗?他好好的想了想,是啊,这么多年,除了挖渠就是种地,还学了点儿什么呢?最后他终于想起来,自己会打家具。于是赶紧说,我会木工。结果就是这当年“不务正业”的手艺,让他得到了第一份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老三届知青当中的部分人呢,因为抓住机会而变成了天之骄子。但是新疆支边知青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不单身处半军事化的兵团深处,而且大多数呢,都已经过了30岁这个报考年龄线。

解说:返城时选择留在农二师三十四团的王祖炯,被公认是团里的秀才,但是高考却与他无缘。

王祖炯:高考,我压根儿都听说了,我压根儿都不会去想它。因为我很自卑,我只是一个初中二年级只上了13天的人,我怎么可能想登天呢?高考参加,我想我们这个新疆的上海知青,因为比后来文革运动中的知青离开老家,离开家乡,离开知识,离开都市,要早了五年。这五年对我们来说,是磨灭你知识,磨灭你斗志,磨灭你锐角的这个五年。

解说:改革开放之初的上海百业待兴,这为闲置在海丰农场的知青劳动力带来新的转机。为了多挣一份工钱,也为了作为回城的跳板,这些来自上海的人,又纷纷往上海劳务输出了。就像农村包围城市,他们先落到江苏,然后再到远郊,近郊,一步一步接近那座魂牵梦绕的城市。

顾幸运:扫地呀,清洁工啊等等,而且厂里面也缺少劳力。当时厂里面,各个厂,好多厂都缺少劳力。其实就是最低级的活儿,最苦的活儿没人干,对吧?那么就劳务输出了呀。那当时的劳务输出呢,一般都是医院里勤杂工,几乎都是海丰农场的。

解说:就在大家纷纷埋头忙于打理小日子的时候,他们当年返城的发起者欧阳琏,也在服刑四年之后,只身回到了这座城市。

欧阳琏:我1984年放出来了,我曾经担任过采购,商店的采购。我呢,也当过服装厂的勤杂人员,接下来呢离了厂以后呢,离开了工厂以后呢,工厂不要我了以后呢,我又离开了一个是帮人家去看大门,大楼,大楼里面去做保安呐。

记者:那时候您多大年纪了?

欧阳琏:50多了。

解说:借劳务输出的机会,顾幸运的丈夫在上海火车站成为一名搬运工。而顾幸运则很幸运地重新登上54次列车,成为一名乘务员。

顾幸运:我们是新疆回沪的,这两三节车厢肯定是特别干净,每次,因为车子都要评选的嘛,我们都是五角星,从来不可能没有五角星的。所以列车长就是对我们这个工作评价都是很高的都是,他有的时候讲起他们职工就是,你们啊,就是在上海不惜福,他说你看看新疆回来几个人怎么干活的?你们怎么干活的?我们那个厕所啊什么都冲得干干净净的,真的,哪怕再挤再忙,我们是挤过去也要做,打扫卫生。

看到是回去的上海知青,我们是特别照顾他们,他们知道我们是从新疆回去,他们感到好像很羡慕,哎呦,你们又走这个火车啦,哎呦,你们真运气,怎么怎么。

陈晓楠:顾幸运发现,就在这连接上海与新疆的54次列车上,在她们留下了多少往日情怀的车厢里,又出现了一批批知青儿女们的身影。这些少男少女呢,正当他们父母进疆时候的年纪,而在80年代末,他们却以相反的方向,怀着别样的心情,从新疆各个团场奔赴大上海,踏上了那个对他们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既遥远又亲切的城市。在那里,他们将要开始与父辈们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明天请各位继续收看《家在上海-返城知青生存路》的第三集,二代。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