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潮中上海返城知青的谋生路
2009年07月15日 16:46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7月14日《凤凰大视野》:《家在上海 返城知青生存路》第二集谋生 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同样是走在中国版图这条由东到西的路上,同样是54次列车,与他们当年离开上海奔赴新疆的情景相比,已经是太大的反差。从城市到大漠再从大漠到城市,这一轮回,少男少女变成拖儿带女,意气风发变得早生华发。

陈晓楠:30年前上海最紧张的是什么呢?是住房。如果你回来把户口迁回来,走进这个家庭呢,你就拥有几平方米的权利,据说当时法院经常接到这样的案子,知青带着孩子回到上海,亲朋不让上户口,怎么协调都行不通,最后呢就只好签字画押,保证孩子长大之后不要房子才能落上户。终于挤进这座城市,尽管你曾经生长在这里,尽管你曾经对它日思夜想,但并不等于这座城市很快就接纳你了。即使国家有了相应政策,返城之后的知青仍然不得不面对,融入城市的重重障碍。

聂崇良(一九六三年进疆 一九七八年回沪):第一感觉就下来以后,脸上扑面来的就是那个潮湿、湿润的空气,就感到自己的皮肤好像涂了一层油一样的,哎呦,真是那个空气真是太好了,真是人间啊,这才是人间。

解说:初到上海的兴奋很快被不知所措代替,对前途不知所措,对生存不知所措。拥挤的展台上,余加安的岳父雇了辆黄鱼车来接女儿、女婿回家。

余加安(一九六三年进疆 一九八零年回沪):雇的那辆骑黄鱼车的那个人呐,他是,也是个知青,他为了谋生就骑黄鱼车帮人家拉东西,在车上,他问了我一句,他说朋友,怎么新疆回来啊,我说啊新疆回来。他说你回来以后怎么,准备怎么办啊?这时候我岳父说了一句,怎么办?(咱家不如)自己想办法吧,自谋生路吧,说自谋生路,怎么自谋生路,干什么。

解说:出身上海旧豪门世家的聂崇良,1963年进疆,当十多年后他终于走回昔日的花园洋房,已经是相对无言。

聂崇良:我都不认识了,我们家下面,本来正栋花园洋房全是我们的,我们的家已经没有了,全部给人家住了。一敲(门)我父亲出来一看,啊,他都认不出我,真的,我那个人脸已经完全变了。我父亲说,哎呀是四儿啊,他说。我说是啊,我就是啊,哎呦快上去,快上去,到我的家里,到了里面一看那个房间里挤着那么多人住着,我们一家人都挤在上面了。

解说:30年前,上海这样的石库门弄堂还很多,现在已经不多见了,1980年从新疆阿克苏农一师回城的周敦福一直住在这里。

周敦福:这里原来是石库门房子,这里是个天井啦。

解说:带我们进去吧。

周敦福:好,进来,来来来。那么这个里边呢,等于做成两间房子了,两间房子,这个外边一间嘛,就是等于像,等于像客厅一样的,里边这样睡。

解说:外面是客厅?

周敦福:等于是客厅了,里面这样,就这样。我家里边都是老式的,都是有的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有的都是,为啥,这个老房子搞不好,这个墙才两年,大修了两年,又一塌糊涂了。

解说:您从新疆回来80年代时候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啊?

周敦福:80年代回来已经住这个房子了。

解说:有的人还不如您住得好啊?

周敦福:比我差得多了借房子没有,就住得比我这一间还小,当时回来的时候,他们都羡慕我就是有房子住。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