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文化记忆:用黑色的眼睛 寻找光明
2008年11月26日 11:53新京报 信息时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文化] [凤凰大视野] [乡恋] [白桦] [记忆] [改革开饭] [顾城]

春雨润无声--改革开放30年之文化记忆 第二集:

1980年,24岁的北京诗人顾城在星星诗刊发表了他的成名作《一代人》。全诗很短,只有区区两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那个年代是属于诗歌的时代,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诗人的名字,舒婷、北岛、顾城……他们的名字迅速取代70年代

走红的科技人员,成为最受公众崇拜的人物。

在今天经济大潮席卷全球的环境下,诗歌已经不再是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在30年前,她却一度是全民族精神的寄托。那种不分知识分子贩夫走卒的全民诗歌狂热,是因“朦胧诗”而起。每个青年人,都随身带着一个小本

子,抄录并背诵着最新流传的诗句--虽然很多人说“读不懂”,虽然更多的人误把并非朦胧诗的作品和诗人当作朦胧诗来爱。

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刚刚启程,人们意识到,十年“文革”的后果是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都亟待建设与重新叙事。诗歌,尤其是朦胧诗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松绑和喘息的空间。与其称她为一种文学流派,不如称她为一种思潮。从它开始,中国文学产生了诸多深远的改变,现在当人们总结归纳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时候,朦胧诗这样一个创作群体的精神,也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而成为绕不开的一座里程碑。

那时,诗歌朴素、真挚的情愫,表达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催发了广泛的共鸣,也催发了诗歌繁荣、文化复兴。

人们传诵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你能想象吗?那时的纯文学刊物是畅销书,那时所有的报纸副刊都有诗歌版面或着栏目,那时广播节目里播放的是诗朗诵,那时青年人聚会表演节目你可以读一首新诗。著名的诗人开见面会或签名售书,市民会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甚至有人不断高呼诗人的名字,他们喊道:“诗人万岁”!朦胧诗人成为当时社会上耀眼的明星。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