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人未投袁庚信任票
蛇口投票
尽管比1984年仅获一张不信任票高出很多,他获得的信任票数依然最高;袁庚说:敢于对权威投不信任票正是蛇口民主的表现
一年之后,蛇口又掀起了一场“4月地震”,同样是一场票决,只不过那些票不是选举而是信任票。这是一轮工业区所有群众的评议票,在位的班子成员中若信任票不到半数的,必须无条件地离开岗位。若班子成员中超过三人或者一把手被不信任票拿下,则全体班子成员面临重新选举。
1986年4月,在信任投票引发的新一轮“四月地震”里,工业区群众的投票热情有了“井喷式”的发展。1984年第一次给领导班子用信任票打分时,仅有300余干部参加。而1986年,投票人数为2300人。投票率飙升至84%以上。那一年,为了让更多无法到现场投信任票的职工表达他们对工业区“头头”的看法,工业区设了十多个流动箱到不同的工厂和单位收取流动信任票。
获信任票数最高的袁庚得1955张。不信任票91张,不了解票160张,弃权票91张。共计341人未投袁庚的信任票。而在1984年,他仅获一张不信任票的。有人称“‘蛇口权威’的袁庚,眼看面临着一场对‘权威’的挑战”。
当年的媒体记载了袁庚对这一“权威遭遇挑战”的态度:敢于对权威投不信任票,正是“蛇口人在民主风气熏陶下,对自己的干部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的表现。“封建特权不破,腐败之风不止,经济改革就难以进行”。
1986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席张江明的《建设民主的窗口---蛇口工业区选举领导班子的调查》。文中称:自1983年以来蛇口的工业区的选举领导班子的“这些措施,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权、罢免权交给了群众”。至1985年的第二届工业区领导班子换届“就把干部体制改革又推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张江明当年的调查报告中,这样还原了蛇口工业区选举的全过程。“蛇口工业区的第二届管委会,在进行直接民主选举前,首先制定《蛇口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组织暂行条例》和《选举暂行办法》,对参加选举的范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工作小组和选举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使民主选举有法可依,按法办事,不致因领导大的变动而影响选举”。
编辑:
李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