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和傅斯年堪称“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
马鼎盛:从北大毕业之后,傅斯年考取了官费留学。从1919年到1926年,他先后入伦敦大学、柏林大学,攻读实验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物理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等等,还对比较语言学和考据学发生兴趣。为了学到更多有用知识,傅斯年放弃了对学位的考核,留学六年没拿到一张文凭。和国学大宗师陈寅恪一样,傅斯年留学不追求硕士、博士,一心讲求真才实学,被称为中国最有希望的两个读书种子。傅斯年对西方汉学家只佩服瑞典的高本汉,和法国的伯希和,其余的他都称为“洋骗子”。据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在《杂忆赵家》中记录。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数“不务正业”,无所事事就鼓励大家离婚,真正全副精力读书、不理会男女私情的只有陈寅恪和傅斯年,堪称“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留学不求名,做事不当官,正是读书人本色。
解说:1927年,傅斯年受中山大学的邀请担任中大文学院院长和历史系、中文系主任,除了上课,傅斯年更注重广纳人才,引进的教师必有具有真材实学,在这点上他显得铁面无私,非常公正。
吴定宇:为这个事情他跟鲁迅先生闹得有点不太愉快,就在聘那个顾颉刚这个问题上。
解说:顾颉刚在二十年代初期就以《古史辨》一书享誉学界,是傅斯年北大的同学,傅斯年非常了解顾颉刚的学问根底,但是时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的鲁迅却明确表示不希望顾颉刚到中山大学任教,因为两人同在厦大任教时曾产生较深的矛盾。
吴定宇:鲁迅反对他(顾颉刚)在两地书,就是鲁迅跟许广平的通信里面表现出来,他针对顾颉刚的鼻子有点红,他起初称那个顾颉刚叫作红鼻,他跟许广平通的信里面就说是红鼻,要么就是鼻,他有次在给许广平的信里面谈到:鼻来我就走,结果顾颉刚果然被傅斯年请来了,那请来以后呢,鲁迅就在四月份吧就拂袖而去。
解说:顾颉刚到了中大后协助傅斯年创办了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为此后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在江南一带收集到了大量的古籍,对推动中大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鼎盛: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大半个中国的大学师生逃离沦陷区;傅斯年提议成立西南联大,坚持教育救国,为中国保存一代人才,八年抗战不至于学术断层。在昆明傅斯年和陈寅恪同住一楼,陈寅恪右眼视网膜脱落,只有左眼有微弱的视力,每当日寇轰炸的时候,又高又胖行动不便的傅斯年不是自己逃难,而是扶着楼梯跑上楼把陈寅恪接去防空洞。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迁到了李庄之后,傅斯年专门给蒋介石写信请求拨款给梁思成夫妇,为患严重肺病的林徽因救命。大力支持他们写出传世之作《中国建筑史》。傅斯年为了史语所专家学者的吃饭问题,放下清高的身份给当地保安司令写信说:你不要忘记啊,在山坳里面还有一群在钻研学问的朋友,还在这里饥寒交迫。他希望保安司令能拨出一点粮食和副食品。傅斯年当学官是学者称职的后勤部长。
解说:抗战期间,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到四川南溪的李庄,作学问的书桌虽然相对安定下来了,但李庄的物资环境相当恶劣,而过去太平时期研究员教授们可以拿到四五百元的月薪,随着货币的贬值,缩水到只有原来的四十分之一,生活变得十分清贫。
吴定宇:为了维持他们的生不得不把自己的东西比如西装、皮鞋、藏书卖掉,傅斯年先生也跟他们同甘共苦,他每天吃饭就是一碟四川叫做蕹菜,就这么一碟,他为了维持这个起码的生活,他就开始卖掉自己的藏书,傅斯年能够跟他们同甘共苦,所以也使史语所的那帮研究工作人员也安贫乐业,不叫乐道,安贫乐业,就是从事自己的事业,比如像金岳霖就在那个地方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论道》。还有很多很多的学者他们最经典的东西就是在李庄这种艰苦的环境当中完成的。
下一页:周作人就是傅斯年所说的“北大决不录用的教职员”之一